80后安徽農村童年:野炊趣事與田野里的自然美味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4-01
在我80后的童年里,我成長在安徽省碭山縣的一個北方農村。這里沒有魚米之鄉的豐饒,只有廣袤的土地上種植著小麥和玉米。那時候的孩子們對野炊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偷吃嘴。那些日子,為了填飽肚子,小伙伴們會偷偷地到田間地頭尋找可以食用的東西,并用簡單的工具就地取材進行烹飪。
春天是麥子成熟的季節,在五月份左右,每當小麥開始變黃的時候,孩子們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和饑餓感,總會在放學后跑進田野里。他們會摘下那些已經成熟、飽滿的麥穗,然后躲到樹林或者溝壑中生火烤制。用樹枝點燃柴草,把麥穗放在上面燒烤,等到表面微微發黑時就可以吃了。孩子們會把燒好的麥粒從稈上搓下來,仔細地吹去殘留的黑色雜質,然后迫不及待地品嘗這來之不易的食物。雖然雙手和臉上沾滿了灰燼,但大家都樂此不疲。

到了夏季,玉米開始成熟了。那時候的孩子們會在傍晚時分潛入田野中,偷偷掰一些大顆的玉米棒子,并找一個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生火燒烤。他們會剝掉外面的一層皮,用樹枝把玉米串起來,在熊熊烈火中烤制。盡管煙霧滾滾,但大家還是聚在一起享受著這種獨特的野炊樂趣。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也是花生和紅薯成熟的時節。孩子們會將裸露在地上的花生直接放在柴草上燒制;對于紅薯,則需要挖一個地窯,在斜坡上開辟一個小坑作為放置紅薯的地方,同時在下面開鑿火洞以供燃燒。當紅薯烤至半熟時,將其與余燼一起埋起來燜煮,等到割完草回家后就可以享用這軟糯香甜的美食。
偶爾孩子們還會偷一只雞,在池塘邊摘取荷葉包裹住整只雞,并用泥土覆蓋在外部進行燒烤。如果距離村子近的話,他們還會順便去廚房拿一些鹽來增加風味。等到雞肉烤制完成并被燜煮之后,不管有沒有加調料,大家都會一掃而空。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時光流逝,我們再也找不回兒時那份單純而又充滿樂趣的感覺了。雖然現在能夠享受到更多美味佳肴,但那些用汗水換來的食物味道才是最令人懷念的記憶中的美食。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