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甘坑小鎮,不單單可以了解客家文化,還可以品嘗到客家美食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4-13
甘坑小鎮不僅是一個了解客家文化的絕佳地點,也是品嘗地道客家美食的寶地。這里的特色美食包括鹽焗雞、豬肚雞、釀豆腐以及客家黃酒,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各式各樣的客家茶果。
深圳橫崗和葵涌地區的客家茶果制作技藝,在2019年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粄”是客家人對用糯米或粘米制成的糕點的一種統稱,包括艾粄、蘿卜粄、仙人粄等。它們口味多樣,既有咸甜之分,也有各種不同的風味。

在清明節這一天,客家茶果中最為特別的是艾粄和雞屎藤粄,這兩種茶果都加入了特定的草藥成分,不僅美味可口,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早在明朝時期,郎瑛在其著作《七修類稿》里就曾描述過青團子的制作方法:以糯米與雀麥、草汁混合制成,并加入豆沙或棗泥作為餡料。這種茶果色澤翠綠誘人,還帶有蘆葉的清香。
對于客家人而言,茶果不僅是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招待賓客時不可或缺的小吃之一。他們喜歡在聚會閑談的時候搭配上一壺熱茶和幾款茶點,在品嘗美食的同時增進感情。
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詩作《麹生訪宿》中所描繪的那樣:“西齋寂已暮,叩門聲樀樀。知是君宿來,自拂塵埃席。村家何所有,茶果迎來客。”這些詩句生動地展現了客家文化中的待客之道和人情味。

貧靜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廚燈斜影出,檐雨余聲滴。
不是愛閑人,肯來同此夕。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