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人眼里的皖南美食(從“臭鱖魚”到“水陽三寶”,品一品皖南的特色菜肴)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3-13
皖南地區有著豐富多彩的美食文化,不僅有著名的“臭鱖魚”和“徽州刀板香”,而且還有其他許多特色菜肴。今天,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些美食。
首先,我們要提到的就是傳統上很有名的“臭鱖魚”。據說有200年的歷史,江邊的魚販子為了防止魚肉變質,就在木桶里撒了些鹽,然后運輸到徽州山區。經過長時間的運輸和掀翻木桶,這些鱖魚的魚鰓都保持著鮮紅色,體質完美。但是散發出一種似乎臭味又不是臭味的獨特氣味。人們把這些鱖魚洗干凈后烹飪,不但那種臭味消失了,而且口感比新鮮的鱖魚要更加美味。這道菜流傳至今,變成了鱖魚最完美的吃法。
接著,我們要聊一下“徽州刀板香”。據聽說,這道菜的名字很有來意,是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命名的。他當年返回績溪龍川,路過問政山拜訪自己的恩師,師母將家里腌制的豬肉平鋪在洗干凈的山筍上面,放平的刀板上面一起蒸煮。熟后撈起,切成薄薄的肉片,然后直接放在刀板上端上餐桌。胡宗憲嘗后覺得特別美味,就給這道菜起名叫“刀板香”至今為止,一直沿用這個名字。

還有一道菜叫“胡適一品鍋”。據說跟風流皇帝乾隆還有點淵源。傳是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訪,來到績溪的上莊。村民熱情接待,用四道冷菜放鍋中蒸煮上桌。乾隆覺得味道獨特,做法有意思,就起名叫“一品鍋”。說明這道菜級別不低。后來因為績溪上莊名人胡適常好用這道菜招待朋友貴客,也就得“胡適一品鍋”這道菜葷素搭配,每一層都有其不同香味和口感,必要一品。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水陽三寶”。就是你們在路邊經常會有賣咸貨的掛著的一道菜,有干子、鴨腳包、鴨翅。水陽三包是宣城的地方美食。做法非常獨特,鴨腳包就是用鴨腸把鴨腳與鴨舌纏繞裹起來腌制,鴨翅也是同樣腌制。水陽干子比較細膩,把這三樣東西一起放鍋里慢燉,做成一個鍋煲,就叫“水陽三寶”。口味咸中有甜,非常適合下酒哦。

還有種菜叫“石臺富硒土豬肉”。因為石臺縣是高含量富硒區,土豬營養價值很高。做紅燒肉很不錯。“九華黃精餅”據傳說是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到九華山修行,饑餓難耐,挖野菜充饑有一天有幸挖到黃精。據說他一直以此為食,活到九十九。還有金喬覺在《酬惠米》中說“而今飱食黃精飯,腹飽忘思前日饑”。當地人就用黃精為主料,做了黃精餅也許我說的還不夠完整,希望皖南的朋友們多補充補充,這樣也利于大家去游玩的時候點名藏到美食呀!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