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舊城區的傳統小吃——干佃:一種正在消失的美味回憶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3-07
早晨外出購買早餐時,發現有干佃這種傳統小吃,于是買了兩個。這是呼和浩特市舊城區的一種獨特美食,然而知曉它的人并不多,能夠制作的人更是屈指可數。通常只有住在舊城區的老一輩人了解它的存在,而年輕人對此卻知之甚少。
在我讀書的時候,一位來自舊城區的回族同學曾向我們介紹她爺爺親手制作的干佃。那時我才得知有這樣一種小吃的存在。從外觀上看,它類似焙子,但形狀更為飽滿,表皮異常纖薄。當你拿起一個嘗試品嘗時會發現里面是空心的,而里面的紅糖餡料則均勻地附著在內壁上。
咬一口下去,脆而不膩且略帶甜味,細細咀嚼之下越發覺得香濃。干佃還有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名字,在方言中被稱為“閃塌嘴”,這個名字來源于第一次嘗試吃它的人往往會因為其形狀厚實而大口咬下,從而導致嘴巴張得太開。
作為呼和浩特市傳統小吃之一的焙子家族的一員,今天我在舊城區北門寬巷子門口楊老大的店鋪里再次見到了干佃。這已經是我的第二次品嘗經歷,第一次則是由同學帶給我的,至今已有三十年之久。

據當年那位回族同學向我們講解,干佃的制作工藝非常講究。由于其皮層極為纖薄,因此對于餡料的選擇也十分嚴格。為了確保紅糖餡料在烘焙過程中不會結塊,需要事先進行過篩處理。而面團的調制則是決定干佃能否膨脹的關鍵步驟。
當時宿舍里的同學們每人分到一塊干佃后都覺得非常美味,并且紛紛表示以后有錢了一定要大飽口福一番。隨著時間流逝,這段回憶逐漸被其他美食的記憶所替代。今天偶然間再次品嘗時,卻感覺沒有以前那種味道和感覺了。

回想過去生活條件相對匱乏的日子,無論吃什么都是那么的滿足與享受。如今對比之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顯著提升,衣食無憂的同時還時常擔心體重問題。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