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大雜燴:從名士食不厭精到地方名菜傳奇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1-21
在歷史上,李鴻章以“食不厭精”著稱,然而,他個人的名字卻與一道看似并不精致的菜肴——“李鴻章大雜燴”——緊密相連。盡管名字聽起來并不講究,這道菜卻成為了合肥和保定兩地的地方名菜。
關于“李鴻章大雜燴”,這個名字的由來要追溯到1896年。那年,李鴻章奉旨前往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并在途中訪問了歐美國家。在長達兩個多月的西餐之旅中,他感到非常不適。抵達美國后,他立刻要求使館安排一頓地道的中國菜宴請美國賓客,既為外交禮儀,也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那頓中餐的美味很快就一掃而空。李鴻章見狀,便命令廚師繼續上菜。然而,準備的菜品已經用盡,廚師無奈之下只得將剩余的海參、鮑魚、魷魚等海鮮材料混合在一起,隨意燉煮后端上了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客人們竟然對這道看似隨意的“雜燴”大加贊賞,紛紛詢問李鴻章這是何方菜肴。李大人隨口答道:“雜燴”,于是,“李鴻章雜燴”這一名稱便應運而生。
如今,合肥人稱它為“李鴻章大雜燴”,而保定則稱之為“李鴻章燴菜”。在烹飪方法上,兩地略有不同。合肥的版本以雞肉為主料,搭配海參、魚肚、魷魚等多種海鮮和多種蔬菜,如香菇、玉蘭片等,一起放入雞湯中燉煮,味道濃郁、湯鮮味美。
保定的版本則屬于直隸官府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