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的知識架構篇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1-21
黃山毛峰的歷史背景
黃山茶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在隋朝開皇年間,歙州被設立,并且經歷了唐朝和宋朝的變遷。直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歙州改名為徽州,元代為徽州路,在明代初期稱作興安府,后來又更名為徽州府,一直延續到清朝末期。
黃山位于歙州境內,后歸屬徽州管轄。據《中國名茶志》引用的《徽州府志》記載:“黃山產茶始于宋朝嘉佑年間,并在明朝隆慶時期得到了發展。”書中還提到:“明朝時期的著名茶葉有……黃山云霧:生產于徽州黃山。”日本榮西禪師在其著作《吃茶養生記》中寫道:“黃山茶是養生的仙藥,也是延年益壽的最佳方法。”此外,《中國茶經》中的一個關于“正志和尚與茶”的故事也表明了黃山茶在明代已經聲名遠播。
到了明朝時期,黃山茶葉不僅在制作工藝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品種也越來越多樣化。此時的黃山茶已獨具特色、聲譽日隆,并且黃山毛峰這一優質茶葉的雛形也開始顯現。
黃山毛峰主要產于安徽省黃山(古稱徽州)一帶,因此也被稱為徽茶。該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制。
每年清明和谷雨時節,采茶人會從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品種中選取初展的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而成。黃山毛峰外形微卷曲如雀舌,色澤綠中泛黃,銀毫滿布,并且伴有金黃色的魚葉片(俗稱黃金片)。
當沖泡時,茶葉在杯中霧氣升騰,湯色清澈微黃,葉底呈現黃綠色并且充滿活力。品嘗后會發現其味道醇厚甘甜,香氣如蘭花般淡雅悠長。“黃金片”和“象牙色”是黃山毛峰的兩大顯著特征。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