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常識大全涵蓋基礎維護、周期項目、注意事項等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3-25
汽車保養常識大全包括基礎維護、周期項目和注意事項,幫助車主快速掌握關鍵知識點:
一、常規保養項目
- **機油/機濾更換**:礦物油5000公里或半年;全合成油10000公里或一年。潤滑引擎部件,減少磨損,清理積碳。
- **空氣濾清器**:每行駛1-2萬公里或每年更換一次,在沙塵多的地區應縮短周期。如果發現濾芯發黑、透光性差,則需要立即更換。
- **空調濾芯**:建議一年內或行駛達1.5萬公里時進行更換,若出現異味則需盡快處理。
- **輪胎保養**:每月檢查一次胎壓,并保持在車門框標簽標注的標準值。每行駛1-2萬公里前后輪換位可以延長輪胎壽命。當胎紋深度低于1.6毫米時,必須立即更換。
二、油液檢查與更換
- **剎車油**:每兩年或4萬公里進行一次更換,如果含水量超過3%,應立即處理。若出現剎車變軟或制動距離增加的情況,則表明剎車油可能已經變質。
- **防凍冷卻液**:2-4年或者行駛達4-8萬公里時檢查并替換,冰點不足則需更換新液體。不同顏色和型號的防凍冷卻液不能混用。

- **變速箱油**:手動擋車輛6-8萬公里更換;自動擋車輛4-6萬公里(CVT/DCT類型更加嚴格)。
- **玻璃水**:冬季應使用防凍型玻璃水,避免溫度過低導致水管凍結破裂。
三、關鍵系統維護
- **剎車系統**:當剎車片厚度小于3毫米時需更換,異響或金屬摩擦聲為警告信號。剎車盤磨損凹槽深度大于1.5毫米需要修理或替換。
- **蓄電池**:一般壽命2-3年,在寒冷地區可能會縮短使用時間。啟動延遲、車燈變暗是電池即將耗盡的跡象。
- **火花塞**:鎳合金材質每隔兩到三萬公里更換一次;銥金或鉑金材質則可延長至六萬至十萬公里之間。
- **底盤檢查**:關注懸掛和球頭是否有異響及漏油現象,排氣管如有銹蝕穿孔需要及時修復。
四、季節性保養重點
- **夏季**:確保空調制冷效果良好,清理散熱器灰塵,并注意胎壓防止高溫下輪胎爆裂。避免車內存放打火機等易燃物品。
- **冬季**:使用低粘度機油(如0W-20)并檢查防凍液冰點是否達標;雨刮器停放時立起或用布隔離,以防凍結。

五、新能源車專屬保養
- **電池系統**:充電習慣應避免長期滿電和深度放電,溫度過高或過低時盡量將車輛停在室內。定期檢查冷卻液量及純度。
- **電機與電控**:定期檢測高壓線路的絕緣性能,切勿私自進行改裝作業。
六、省錢技巧與誤區
- 合理規劃保養計劃,按車輛使用手冊執行基本維護即可;購買濾芯等配件自行更換可以節省工時費。過度保養反而可能對汽車造成損害,并且忽視故障警告燈是不正確的做法。
七、應急處理
- 遇到漏油或漏水情況,應立即停車并請求拖車服務;水溫過高時先熄火降溫再檢查冷卻液水平,切勿即刻開啟蓋子;電瓶虧電時可以通過搭電線啟動車輛,并行駛至少30分鐘充電或者直接更換新電池。
注意:在進行保養前務必參考《車輛使用手冊》,不同車型的具體要求可能有所差異。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請優先選擇品牌認證的服務站點進行維護工作。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