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批評小區名崇洋媚外,溫鐵軍強調文化自信應從農村做起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4-09
城市小區名字洋味過重的現象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在一次訪談中指出,民族文化傳承的重任在于農村而非城市。這種觀點反映了對當前社會現象的一種深刻反思。
近年來,一些城市的房地產項目取名趨向國際化,如“維多利亞灣”、“牛津公館”、“劍橋公館”,甚至還有“巴黎城”和“耶魯公園”。這些洋氣的名字反映出某些開發商缺乏文化自信的現象。然而,在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下,這樣的命名方式顯得格格不入。
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只是表象之一,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外來文化的沖擊對傳統文化構成了威脅。比如在廣東茂名地區,傳統的木偶戲曾是當地最流行的表演藝術形式,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滲透,這項傳統技藝逐漸被邊緣化了。

值得慶幸的是,在民間仍有像興叔這樣的傳承者堅守著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興叔本名車有杰,他既是藝人也是農民。曾經的輝煌歲月過后,木偶戲因各種原因而沒落。然而在兒子車清華的幫助下,他在去年注冊了抖音賬號,并通過直播表演重新點燃了自己的熱情。
隨著網絡平臺的支持和網友的喜愛,興叔表示會根據觀眾的需求不斷調整表演形式,讓這一傳統技藝得以在網絡時代繼續傳承下去。這種創新的方式不僅為木偶戲找到了新的舞臺,也為傳統文化的復興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在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時顯得尤為重要。正如溫教授所言,“民族文化傳承靠的是農村而不是城市”,這提醒我們在快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中不應忘記自己的根和源。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