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甪直古鎮品嘗特色蹄膀,感受蘇州的柔情歲月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1-06
來到甪直古鎮,品嘗這里的蹄膀,感受蘇州的“酥”味
一個“酥”字,在南北方有不同的含義。
形容食物:
在北方,“酥”多指酥脆之意,用來描述食物松脆且容易破碎的狀態。
而在江南地區,“酥”則更多地表示軟爛。比如紅燒豬蹄的“酥”,指的是肉質已經燉煮到十分柔軟、幾乎可以脫骨的程度。
使用“酥爛”而非簡單的“軟爛”,似乎更增添了一層意境,讓江南人聽著更加愉悅。
在餐桌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這道菜燒得很酥。”其含義就是食物已經煮得十分柔軟、容易咀嚼。
蘇州市今年的春節宣傳口號是:享受“酥”年。
為何選用這個“酥”字來代表過年的氛圍呢?
初次看到這句話時,便立刻向網絡尋求解釋。
“酥”的本義指的是由牛羊奶表面凝結的薄皮制成的食物,這種食物通常質地柔軟。
除了描述食物的狀態,“酥”也用來形容物體潔白、細膩且滑膩的特點。
此外,“酥”還常被用于表示一種愜意的感覺或舒服的狀態。
例如,在泡完澡或是接受按摩推拿后,人們往往會伸一個懶腰,并感嘆道:“啊!連骨頭都酥了!”
“酥”的發音與“蘇”相近,同時也和舒適的“舒”字音韻相似。
因此,“過個酥年”的含義,可以理解為度過一個舒適、愜意的新年。
而要體驗這個寓意,不妨來到蘇州最古老的古鎮之一:甪直,在這里品嘗位于廣濟橋邊的“一怪食府”所推出的蹄膀。
這家餐廳的紅燒蹄膀融合了江南“萬三蹄”的傳統做法與甪直本地特色的“酥蹄”,并結合了謝長明大師近五十年在松鶴樓的經驗,以及由美食家精心監制,可以說是一次完美的合作結晶。
無錫南大校友費強品嘗了一怪食府的蹄膀,并將其與當地一家大型民營餐廳的蹄膀進行了比較。他認為一怪食府的蹄膀略勝一籌。
我相信這背后的秘訣之一是使用柴火烹飪,這種做法使得菜肴更加貼近自然的味道。
此刻,店內呼喚我去甪直的大厙村運送一批新鮮出爐的蹄膀,在那里用直徑約1.5米的大鐵鍋一次可以燉煮五十只大蹄膀。在那邊,煙火氣、鄉土氣息以及傳統柴火烹飪的獨特風味是城市里難以復制的。
此行不僅能品嘗到美味的食物,還能感受到濃厚的地方文化和歷史底蘊。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