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位于福建中部,與七區縣相鄰,你了解它嗎?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4-08
位于中國福建省中部的內陸縣大田,以其復雜的行政歷史背景而著稱。盡管它歸屬于閩南語系區域,并且當地方言是大田話(一種閩南方言),但從它的歷史來看,在正式建制為縣之前,這片土地曾先后隸屬于福州、南劍州和延平府管轄。直到明朝時期才劃歸給延平府,直至清代成立永春州時才被納入其管理范圍之內。進入民國時代后,大田又經歷了多次行政區劃的變動,分別歸屬過廈門、仙游、龍巖、永安、晉江等地,最后在現代成為三明市管轄的一部分,由此可見它可能是福建省乃至全國行政區域變化最為頻繁的地方之一。
作為“巖城”,大田的名字暗示了其以山地為主的地形特點。全縣九成是山嶺,僅有五分之水和耕地的分布比例,境內有175座海拔超過千米的大山,也是閩江、九龍江及晉江三大水系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一種獨特的建筑形式——“大田土堡”。與常見的土樓相比,土堡更多設置有用于防御功能的走馬道,并且其結構更為堅固耐用。雖然兩者在外觀上有相似之處,但大田土堡不僅具備更強大的軍事防御能力,而且并不一定與居住空間直接相連。據史料記載,大田土堡最早建于宋元時期,在明清時代達到鼎盛期。至今為止,這里仍有40多座保存完好的土堡建筑,如琵琶堡、安良堡和芳聯堡等,其中部分已經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隨著臺資企業在大田縣的入駐和發展,這里的茶產業得到了顯著提升。盡管有著長達200多年的種茶歷史,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未引起廣泛的關注。然而,自從臺灣企業來到這里之后,當地的茶葉種植和加工技術取得了飛速的進步,使得“大田高山茶”名聲鵲起,并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如今,“大田高山茶”與武夷山巖茶、安溪鐵觀音一起被視為福建省三大名茶。
除了獨特的土堡文化和優質的茶葉之外,石牌鎮的大骨頭也是當地一道不容錯過的美食佳肴。這道菜以其肉質鮮嫩和獨特風味而聞名遐邇,并且價格親民,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曾大放異彩,被譽為“十里飄香骨頭肉”。其美味吸引了眾多食客慕名而來。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