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宜幫菜博物館(宜幫菜博物館開館了)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4-04
“宜幫菜館陳列所”盛大揭幕!
山間的雨如同信使,古人言水為財源,降雨即為財運。
雅達·陽羨溪山之境,位于宜興最令人矚目的廣闊而精致的小鎮,“宜幫菜館陳列所”便坐落在此,昨日在雨幕的朦朧中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正式開業!
宜幫菜館陳列所占地兩千平方米,上下兩層,一樓為展覽區域,展示宜幫菜的悠久歷史和獨特風味,二樓則為體驗餐廳。在這里,不僅要知道其然,更要了解其所以然,讓每一位參觀者通過色、香、味、形、器的全方位體驗,對宜幫菜有深入的認識。宜幫菜館陳列所,是一座“可品嘗”的博物館。
宜興位于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交界,毗鄰太湖之濱,山水相依,人杰地靈,被譽為魚米之鄉,山珍寶地。這里不僅是聞名遐邇的院士之鄉、教授之鄉、陶藝之鄉、書畫之鄉、梁祝之鄉、環保之鄉,更是美食之鄉。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流連忘返于宜興,“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因為“陽羨溪頭米勝珠”,蘇軾認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而宜興擁有廣闊的竹林和豐富的竹筍資源。宜興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養豬(尤其是著名的太湖豬),蘇東坡在宜興,可以品嘗到“筍燒肉”,在這里生活,既能保持體態健美,又能享受美食。因此,蘇東坡兩次向皇上上表,希望能在宜興安度晚年。宜興這個城市,古稱“義興”,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美食美器美酒眾多,蘇東坡不僅“眷此邦多君子”,更是對這里的佳茗和美食情有獨鐘。
江蘇省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龔劍鋒表示,一個地方菜系的形成,離不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氣候、物產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宜幫菜的形成,至少具有三大優勢:豐富的物產資源、獨特的餐具特色和優秀的人才隊伍。
浙江杭州有杭幫菜館陳列所,江蘇有淮揚菜館陳列所、蘇幫菜館陳列所,但在縣級市層面,宜幫菜館陳列所餐廳的開業,填補了全省的空白。
宜興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物產豐富。這里盛產百合、板栗、雁來蕈、烏米飯等美食,還有和橋豆腐干、莊公豆腐、芳莊羊肉、高塍豬婆肉,楊巷蔥油餅、宜興的吊雞露、鴨澆面、地衣菜、臭膩頭,呱唧菜(家祭菜)、炙骨(糖醋排骨)、頭道菜(全家福)等,都是人間煙火中的美食佳肴。
一怪曾多次探訪宜興,采訪過宜興兩位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葉祖仁、盧華堂,以及中國烹飪大師周敏杰。2018年,作為無錫市老字號評審專家,專程赴宜興為第二批老字號申報企業實地考察。因此,一怪與宜興有著深厚的感情。
此次參加宜幫菜館陳列所開館活動,又受宜興“龍隱溪山酒店”和“順良飯店”之邀,近期將前往體驗。
祝賀宜幫菜館陳列所圓滿開業!祝宜幫菜館陳列所餐廳生意興隆!
本文得到了江蘇省烹飪協會龔劍鋒會長和無錫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陳為民會長的指導。部分照片由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朱永松會長和無錫資深媒體人楊壯波拍攝。特此致謝!#今日頭條# #無錫頭條# #宜興頭條# @一怪食志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