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巷子里的麻辣美食與煙火氣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4-01
今日的美味之旅帶我們走進《麻辣巷子里的熱鬧生活》
在常熟路的一個拐角,一頂破舊的油紙傘靜靜地立在那里。傘下是一面青磚墻,上面有一道裂痕,“蜀巷”二字被歲月染上了淡淡的色彩。盡管塑料簾子上布滿了雨滴留下的痕跡,但掀開簾子后卻能看到屋內透出溫暖的橙色光芒——在昏暗的燈光下,老板正在用力地用石臼搗碎辣椒,而案板上的花椒粒似乎因為碰撞而蹦跳著鉆進了磚縫。
“紅湯快煮好了!”當砂鍋里的水開始冒起小氣泡時,老板娘端著裝滿蒜泥的瓷盆挨桌分發。新鮮鴨血緩緩滑入滾燙的湯中,撈出后表面掛滿了鮮亮的紅油,配上隔壁桌上遞來的冰豆奶,辣意在喉嚨間回旋。
一位穿著花圍裙的大叔手拿漏勺,在店內穿梭:“誰想要酥肉?剛炸好!”金黃色的油渣撒落在甜糯的紅糖糍粑上,甜蜜與咸香交織在一起,讓坐在一旁的小姑娘不停地哈氣。一位戴著老花鏡的老奶奶從保溫杯里倒出自家釀造的醪糟遞給被辣得咳嗽的年輕人:“慢點吃啊,沒人跟你搶。”
雨停了,屋檐下的水珠串成了晶瑩剔透的簾子。幾個穿著校服的學生在櫥窗外喊道:“阿姨,兩份冒菜打包!”老板娘手里的湯勺微微顫抖了一下,多加了兩片午餐肉。老板則拿著鍋鏟追到門口對其中一個學生說:“臭小子!明天把前天欠的錢還上!”
霓虹燈開始閃爍,巷口的煎餅攤飄來陣陣蔥花香。玻璃窗上的紅油手印與水蒸氣融為一體,映照出屋內一張張被辣椒染得通紅的臉龐。這里不僅僅是一家火鍋店,更像是巴蜀人家在上海的一個溫暖廚房,燉煮著異鄉人那份滾燙的思鄉之情。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