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豐收背后的憂愁:魯西南椒農面臨市場困境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3-31
花椒種植戶面臨的困境
作為烹飪中的重要調料之一,花椒是許多菜肴的靈魂所在。沒有了它的點綴,一道道美食仿佛失去了原有的風味和活力。
在中華料理的八大菜系中,魯菜以其獨特的風味占據一席之地,而花椒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成分。
山東省內,特別是魯西南地區的棗莊市與臨沂市,是大紅袍花椒的主要產地。然而,在過去的幾年里,花椒市場的行情變化給山區的種植戶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焦慮。

據我了解,棗莊市內的山亭區是花椒的重要生產基地,其下屬的徐莊鎮、北莊鎮以及山城街道鳧城等地都是主要種植區域;而在臨沂,則以費縣和平邑兩地為主產區。
去年正值大旱之年,導致全省大部分地區的花椒產量銳減至原先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對于那些靠近水源地能夠實施灌溉作業的家庭來說,情況稍顯樂觀一些;然而,在遠離水系、缺乏澆灌條件的地方,則幾乎顆粒無收。“椒農”們原本期待著這樣的情境會導致市場上的價格上升,但實際情況卻是干花椒的價格反而下降了。
隨著今年花椒采摘季節的到來,盡管上半年降雨量充沛,使得整個產區迎來了大豐收。然而,“椒農”們的喜悅卻并未因此而增加,相反,他們對當前的市場價格感到更加擔憂。

許多種植大戶通過計算發現,半個月前新鮮青花椒的價格為每斤3.5元,但在一場大雨過后,價格降至2.5元;干花椒則在帶枝的情況下售價為13元。雇傭工人采摘的話,人工費用高達每斤2.2元,并且還需提供早餐和午餐,除此之外還要考慮給花椒樹施肥所需的化肥等額外成本。
總體來看,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的產量越大,“椒農”們的經濟損失就越嚴重,他們怎么可能高興得起來呢?
在這個最炎熱的季節里,這些“椒農”頂著烈日辛勤地采摘他們的希望之果。然而,這些汗水澆灌出的美好期待卻往往變成了失望。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