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記憶里的香氣:遵循古法手工煎餅,傳承二月二家鄉習俗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3-26
家鄉的煎餅香氣撲鼻,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兩個傳統習俗總會在老家中上演:男丁們會去理發,象征著“龍抬頭”;而家家戶戶則會制作煎餅,品嘗春天的蔬菜。昨日聽同事提起“二月二”要吃豬頭肉,我便決定遵循家傳的習俗,親手攤制煎餅,并搭配以豬頭肉,一次滿足兩個愿望。今天我選擇在家靜候理發的時刻,準備在未來的兩天里體驗“龍抬頭”的傳統。
依照記憶中母親制作“二月二”煎餅的方法,我開始動手:將面粉、綠豆面、小米面與清水混合,再打入雞蛋,加入食鹽和花椒粉,撒入蔥花攪拌均勻制成面糊(圖12);接著用電餅鐺輕輕涂上一層油,倒入面糊后搖動使面糊鋪展,一面煎好后再翻至另一面直至煎熟,最后折疊成三角形狀(圖8,圖10)。

新鮮的馬蘭頭從上海寄來,一大早就送到了手中。我取出一部分洗凈后燙熟,擠去水分切碎;再將白豆干切成片、絲,最后與馬蘭頭碎末一同加入食鹽、少許糖和芝麻香油拌勻,制成一道美味的小菜。
在這個“二月二”的春日里,我的餐桌擺滿了美食:家鄉風味的煎餅、香氣四溢的香干馬蘭頭、滋味鮮美的小蔥炒雞蛋、清脆可口的黃瓜條和冰淇淋蘿卜條、甜美的芒果以及溫暖滋補的冬瓜排骨湯。每一道菜都讓人回味無窮,尤其是那香干馬蘭頭,其清爽的口感,仿佛將春天的氣息直接帶入了口中,令人贊不絕口(贊)。
母親在世時,盡管我無法在“二月二”當天回到老家,但每次清明節回家掃墓返回北京之前,母親總會用大柴鍋為我精心制作十幾張煎餅,讓我帶回北京享用。我總是站在那充滿煙火氣的大柴灶前,等待著品嘗第一口熱騰騰的煎餅。
此刻,我的腦海中浮現出母親在灶間忙碌的身影,她專注地攤制著每一張煎餅,每一步都透露出對家人的愛與關懷。

母親的記憶如同一股暖流,讓我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深深地思念著她。
#家鄉美食回憶# #春天的味道# #家庭傳統分享#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