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人打破論斷:長江以南也能種出好車厘子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3-26
長江以南不宜種植車厘子?臺州人打破了這個論斷。
“這車厘子真甜,竟是臺州栽培的品種。”5月16日,在浙江種業博覽會上,“臺櫻一號”和“齊早”兩款新品種大放異彩,憑借其卓越的口感贏得了大眾的喜愛,為臺州農業再添一塊金字招牌。
車厘子,學名歐洲甜櫻桃(Cherries),原產于美國、加拿大及智利等美洲國家。這種水果有著嚴格的生長習性,在專家眼中被認為在長江以南地區難以種植成功。
然而,“臺州式硬氣”不輕易放棄嘗試。“北櫻南移”的挑戰,意味著要在本地實現車厘子的種源自給和技術自立。這背后是農業科研團隊十幾年來的不懈努力。
“北櫻南移”,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中國消費者對車厘子情有獨鐘,在春節期間尤其受歡迎。然而,在國內,車厘子主要在北方省份或云南、貴州等地種植,并于五六月份上市。相比之下,智利憑借其地理優勢,在南半球的水果供應期正好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缺。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車厘子金額達27.7億美元,數量為36.7萬噸,同比增長率分別達到了39%和17%。這反映了國內消費者對這種高端水果的需求之大。
早在1887年,車厘子便被引入山東煙臺種植;上世紀八十年代浙江也曾嘗試引種,但由于南方氣候條件不適合,最終未能成功。
臺州市農科院園藝所所長洪莉表示,多年來,浙江地區多次嘗試栽種車厘子但鮮有成功案例。盡管如此,“既然國外的種子‘水土不服’,那我們為何不自己培育適合本地生長的新品種?”
從2008年起,以洪莉為首的科研團隊便開始圍繞“北櫻南移”技術攻關。
十幾年如一日的選育工作
果樹新品種的選育過程漫長且充滿挑戰。“車厘子從種苗到掛果需要三年時間,第四年開始有產量,第五年才進入豐產期。”洪莉說,“即便如此,在連續幾年觀察之后才能確定是否可以推廣。
科研團隊從2008年起便開始深入研究浙江地區車厘子種植情況,并走訪北方的研究院所和農戶,詳細了解國內外櫻桃品種特性和栽培方法。他們收集了全球范圍內86種櫻桃資源,研究其性狀與結果習性。
經過無數次失敗后,團隊成員并沒有放棄希望,而是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在一次次實踐中不斷進步。終于在2017年,“臺櫻一號”和“齊早”兩個新品種誕生。
近年來,隨著車厘子促早栽培技術的研究成果推廣,“臺州種”的成熟期已提前至4月中下旬,極大豐富了市場供應。
如今,“臺州種”的車厘子已在浙江全省乃至上海、江蘇等地廣泛種植。2022年僅在臺州地區就種植了2200余畝,總經濟效益達1.13億元,實現了連年豐收。
這些新品種不僅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還提供了最新栽培技術和思路,有力推動了車厘子產業的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實現。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