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揚風(fēng)韻迎朝霞,早安淮安食光記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fā)布時間:2025-03-26
@美食探索者 嗨,各位朋友,早上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家鄉(xiāng)——淮安的經(jīng)典美食“軟兜長魚”的故事。#美食傳說#
作為淮揚菜系的代表之作,軟兜長魚在淮安享有極高的聲譽。外地游客若未品嘗此菜,便如同未真正領(lǐng)略淮安的風(fēng)味。這道菜的精髓,唯有淮安的廚師才能烹飪得地道、正宗。
那么,為何將炒黃鱔背稱為軟兜長魚呢?這其中蘊含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在清代,淮安被稱為清江浦,是大運河沿線四大都市之一,繁華程度不言而喻。漕運與鹽運均需途經(jīng)此地。
在清江浦的大閘口旁,有一個由巨大條石鋪成的碼頭——御碼頭。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由此登陸淮安,因此得名。乾隆對淮安的美食情有獨鐘,每次來訪都流連忘返。
從御碼頭登陸后,便是石碼頭街。清代時期,這里一直是南船北馬、舍舟登陸的交通要道。
在石碼頭街上,有一家名為劉福記的小酒館,由一對夫妻經(jīng)營。老板劉二不僅忠厚老實,而且廚藝高超。他的拿手好菜——大燒馬鞍撟(紅燒黃鱔段加五花肉),遠近聞名,吸引了眾多商賈和達官貴人。
有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位大臣汪廷珍微服私訪,來到劉福記酒館。盡管二人身著便裝,但氣度非凡。他們點了幾道菜,其中一道便是劉二的拿手好菜——大燒馬鞍撟。然而,正當(dāng)劉二準(zhǔn)備烹飪時,他的兩個年幼的兒子卻在廚房里忙活了。
趁劉二在店堂招待客人之際,大兒子將黃鱔倒進滾水中,小兒子則用鍋蓋為黃鱔“洗澡”。等到劉二發(fā)現(xiàn)時,黃鱔已煮熟。原本打算紅燒的菜肴無法再烹飪,丟棄又可惜,這讓劉二焦急不已。
這時,劉二的妻子杜翠花冷靜地安慰丈夫,并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將煮熟的長魚切成片狀,配上大椒、木耳和大蒜瓣等食材,大火爆炒而成。這道菜色澤誘人,香氣撲鼻,乾隆皇帝品嘗后贊不絕口。
這道菜名為“軟兜長魚”,寓意著魚肉鮮嫩、口感滑爽,吃時還需用勺子兜住湯汁。乾隆皇帝十分喜愛此菜,于是親自為它命名,并題字“軟兜長魚”。從此,劉福記酒館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后來,清江浦各家飯店紛紛效仿,使得軟兜長魚成為淮揚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在此,我們期待著與您分享更多關(guān)于淮揚美食的故事,并歡迎各位朋友來淮安品嘗美食。
(責(zé)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