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趕鄉場體驗:探尋鄉土美食與風情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1-02
探尋鄉土氣息
近期,我有幸回到家鄉——貴州省的龍里縣,親身感受了一次熱鬧非凡的鄉場。那幅生動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寬闊的市場上,街道與巷弄交織,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瑯滿目的新鮮果蔬和各式土特產,無不勾起我對家鄉的深深眷戀。人潮涌動,叫賣聲此起彼伏,街頭飄散著各種特色美食的香氣,價格實惠,令人心動不已,忍不住想要一一購買。
你是否品嘗過蕨粑?還有折耳根、土豆粑粑、戀愛豆腐等貴州特色小吃。將烤好的豆腐塊從中切開,放入以折耳根拌制的辣椒水,這種味道或許對外地人來說難以接受,但貴州人民無論男女老少都鐘愛不已。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果實價格十分親民,獼猴桃堆積如山,土生土長的山貨味道鮮美。無籽紅葡萄只需幾元錢一斤,在廣東地區至少要十幾元,難道只是品種的差異嗎?我個人認為口感并無太大區別,酸甜適中。
各種干辣椒、豆腐干、手工壓榨的菜籽油香氣撲鼻,讓人忍不住想象臘肉炒蕨粑、炒豆腐干、炒豆豉粿的美味。你見過五六公分厚的肥豬肉嗎?這種貴州特產五花肉用來烹飪回鍋肉,肥而不膩,美味可口。家鄉最具特色的毛栗子上市了,這種比板栗小的野生毛栗子香甜多倍,不得不買上一些帶回家品嘗。
在貴州省的各個州(市)、縣、鄉鎮,都有眾多具有獨特名字的市場,這些市場多以十二生肖命名,如牛場、馬場、猴場、雞場、狗場、兔場等,彰顯著濃厚的農耕文明色彩。這些鄉場不容小覷,每當趕集日,商賈云集,皮匠行、糧油行、篾匠行、布行、鹽行、酒行、藥號等傳統行業各具特色。這里不僅是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和交易農產品的場所,也是人們交換信息和溝通感情的平臺。
從黔北到黔南,從黔東到黔西,每個鄉場都擁有獨特的風貌,風物各異,極具特色。這些生生不息、深受百姓喜愛的鄉場逐漸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不再僅僅是買賣物資的地方,如今更是文化與傳統、旅游和民俗的匯聚地。提升打造、豐富鄉場的各種元素正在貴州各地蓬勃發展。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