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四)美食記憶火灶里煨的紅薯,煮豬菜鍋里燉的大芋頭,炒玉米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4-07-23
我的童年記憶中,那些用火灶煨的紅薯、煮豬菜鍋里燉的大芋頭、炒玉米,以及偶爾出現的南瓜粥、芋頭飯、木薯饃等,都是我兒時的“美食”。特別是與木薯相關的食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得那時候,木薯粉面疙瘩煮青菜是最能飽腹的選擇,它們滑溜溜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
每當春耕時節,撿漏的木薯經過去皮、燉煮,再用清水浸泡漂洗至少兩天后,加上油鹽燜炒并撒上蒜葉,那香、糯、彈牙的味道簡直無與倫比。放學回家的路上,只要遠遠聞到廚房飄來的煎木薯饃香味,我就會立即甩開小伙伴飛奔回家,生怕別人會跟著來搶食。在那個年代,木薯不僅美味而且能解餓,真是一種難得的“美食”。
然而,木薯的毒性也讓人難忘。曾有人因為煨著吃木薯中毒致死,也有人因浸泡時間不足導致全家人中毒嘔吐昏迷,而常見的情況是貪吃過多后整日胃脹頭暈。盡管如此,木薯仍然是那個物資匱乏年代的一道美味。
不讀書的日子,我曾被父親叫去他執教的學校吃午餐。那天的豬肉肥肉渣讓我吃得滿嘴流油,還有一次學校的老師加菜,父親竟然也給我弄了一份。那飯是“厚本”——二兩裝的小瓦缽蒸飯,菜多油足且有肉,第一次品嘗,其美味至今難忘。
有一年,我家終于可以自主處理一頭豬(當年政策規定農戶一年內必須賣給國家一頭豬,然后才能自主處理一頭,因為缺糧,一年內能出欄兩頭豬的農戶極其少見)。那天早上,我因睡過頭而錯過了吃豬肉的機會,醒來后得知肉已被吃光賣盡,我大哭起來。最后母親拿出了一碗肥肉(豬脖子捅刀口處的肥肉,不好煎油,也賣不得價錢),我只一會兒就吃了個精光,然后滿足地告訴母親還沒吃飽。
這些童年的“美食”記憶,雖然簡單甚至有些艱苦,但卻是我在物資匱乏年代中最寶貴的回憶。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