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美食探店記:十家茶社與餐館后的味覺感悟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4-12-18
游覽過揚州的十家茶社和餐館后,我想分享一下我對這座城市美食的看法。
眾所周知,全球公認的十大美食之都中,中國占據了六個席位:成都、順德、揚州、澳門、淮安以及潮州。除了淮安以外,我有幸多次訪問其他五個城市。
最近剛從揚州歸來,因此今天我想重點談談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為什么揚州能夠躋身世界美食之都的行列?在我看來,這與它豐富多彩的菜肴選擇、精湛細膩的烹飪技藝、令人驚嘆的刀工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密不可分。
盡管北京在明清時期是皇家都城,但如果從民間美食的角度來看,它的精致程度和多樣性則無法與自唐代以來一直繁榮富庶的揚州相比。據說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他對美味佳肴的喜愛。
游覽揚州時,品嘗當地的早茶和淮揚菜是必不可少的經歷。
首先談談早茶文化。我在揚州多次造訪了超過五家不同風格的茶社,包括冶春、富春、趣園以及揚州宴等地方。在這里嘗試過的美食有蟹黃湯包、五丁包、翡翠燒麥、燙干絲、大煮干絲、蟹粉獅子頭和千層油糕等等。盡管有些菜品價格偏高,但每一家的口感都讓人印象深刻。
此外,令我尤為欣賞的是揚州茶社的環境布置。無論是擺盤的藝術性還是餐具的選擇,抑或是整個茶社的設計風格,都顯得非常講究且獨具匠心。置身于園林之中,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仿佛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的世界。
盡管我是廣東人,但不得不承認,在營造外部環境方面,揚州的茶社確實超越了廣東的茶樓。
接下來聊聊淮揚菜的魅力所在。作為中國四大傳統菜系之一,淮揚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并在隋唐時期開始興盛,至明清時代達到頂峰。新中國的“開國第一宴”就采用了淮揚菜。
值得一提的是,淮揚菜以其卓越的刀工技藝著稱,在中國八大菜系中獨樹一幟。例如著名的文思豆腐羹,一塊普通的豆腐可以被切得像頭發絲一樣細長,并且數量超過8000根,足以穿針引線。
我個人感覺,淮揚菜與粵菜有相似之處:都注重保留食材本身的鮮美味道(即所謂“鮮、活”),講究火候的掌控以及燉、燜、煨、焐、蒸等烹飪技巧的應用。不過,相比于廣東菜系,我注意到淮揚菜中糖分的使用較多。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淮揚菜品包括蟹粉獅子頭、熗虎尾、拆燴鰱魚頭、文思豆腐羹、水晶肴肉、松鼠鱖魚和三套鴨等。當然還有著名的揚州炒飯不可錯過。
在這些美味佳肴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蟹粉獅子頭。它口感軟糯而不油膩,每一口都是享受。
當人們常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時,除了欣賞這里的自然風光外,品味當地的美食同樣是一場不可錯過的盛宴。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