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縣趙縣: 趙縣特色美食之旅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2-11
千年古縣趙縣,有舉世聞名的趙州橋,享譽中外的柏林禪寺以及萬傾的梨園風光,構成了趙縣的“橋文化、寺文化、梨文化”。
趙縣雪花梨又名“象牙梨”,栽培歷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以前,早在秦漢時代就被選作貢品進貢朝廷。
雪花梨成熟后肉質潔白無瑕,似霜如雪,有“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說,并具有清心潤肺,止咳消痰,清喉降火等功效,與趙州橋齊名天下,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固城驢肉是出名的特色美食。煮肉時,除了選配上好中草藥佐料,還要用百年老湯,為的就是口味不變。驢排、驢肝、驢雜、驢燜子驢肉水餃、驢油烙餅......一桌驢肉宴,著實美味!
鮮香味美的沙河店紅燜肘子也是到趙縣必吃的美食。紅燜肘子選取皮薄、毛孔細小的新鮮帶骨肘子,修整成圓桃形狀,置入鹽水中一個小時入味。這樣制作出來的肘子色澤金紅,軟爛鮮香。
在趙縣城南大街與石塔路十字路口,聳立著著名的陀羅尼經幢(又稱“石塔”)。在石塔東南角,就是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薛家燒餅老鋪。
薛家燒餅老鋪只有半間屋大,案上碼著剛岀爐的熱燒餅,燒餅不大色澤金黃,有甜、咸兩種。咸的外皮撒滿黑芝麻,甜的則在餅心拌有紅、白糖,吃起來香脆酥軟,甜而不膩。
趙縣韓村的炒餅,有個很奇特的叫法“猴爬桿”。是裹上蛋液的餅絲經過在熱油里煎炸后,餅絲里的水分被完全蒸發掉,互不粘連,蛋液經過高溫煎炒,緊緊包裹在酥脆的餅絲之上,就像正在爬桿子的小猴子,形態各異。

黃燜肉是趙縣的代表菜肴。黃色里充滿了各種肉類,如牛排、豬肉、雞肉等,而且在口味上也有一定的變化。有些地方還會加些特殊的調料來提高口感。
油煎包子的做法和一般包子有所不同,需要經過油煎處理,這樣才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口感和外觀。油煎包子在油鍋里翻騰著,皮兒被油炸出一層金燦燦的油泡,里面卻十分綿軟。

黃米面炸糕的主料為黃米,與小米相比,粒大而且色澤金黃。炸糕或包豆餡,或包棗泥,圓圓的糕餅在油鍋里翻騰著,皮兒被油炸出一層金燦燦的油泡,里面卻十分綿軟。當糕餅通體金黃浮上油面時,就可以出鍋了。剛出油鍋的油炸糕,又甜又糯。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