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里的青春記憶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4-11-27
回首那段70后的青春歲月,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原創】那時的我們,對于美食的期待遠不如現在這般精致。在我年少時,日子過得頗為清苦,咸菜、豆瓣醬、豆腐乳以及豆腐渣是我們餐桌上的???。盡管有時能吃到蔬菜,但肉品卻鮮見。
那么,豆腐渣究竟是什么?它其實就是制作豆腐后剩下的殘渣。在我們那個年代,這些豆腐渣也會被巧妙地加工成長期食用的菜品,而不是像現在那樣僅作為飼料。
每當新年到來,我們都會期待著能夠解解饞。而母親則會在這一天讓我們盡情享受美食,然后將剩余的食物儲存在鎖好的木箱里,以備親人來訪時招待他們。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儲存的美食往往會長霉。當親人來臨時,我們會將它們蒸熱,一樣熱情地款待他們。
在那個時代,走親戚全靠步行,常常需要花費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因此,親人們到來時,我們總會留他們住上兩三天,借此機會加深親情,讓這份感情始終保持著純真和美好,沒有攀比的心態。
初中時期,我在自貢市第三十四中讀書,成為了一名住校生。每個星期天下午,我都會帶著紅薯、大米、豆瓣醬等食物回到學校。
至于為什么我現在不再吃紅薯,那是因為我曾經過度食用,導致了對它產生了厭惡感。有時候,晚上我甚至會流口水,僅僅是因為太過嘴饞。
在我初三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兔婆”的同學插班進來。他的父親是副鎮長,他每天中午都能吃到肉,但他自己卻不喜歡吃。這讓我非常高興,因為他不吃的東西正是我所渴望的,這多少緩解了我的口福之欲。
會考結束后,為了備戰中考,我加入了那個夢想已久的人少的“暈菜窗口”隊伍。當時我15歲,身高只有1.54米,在全市紅得發紫的自貢市第三十四中,我的中考成績達到了507分,成為第一名。然而,這個成績卻讓老師和父母犯了難,不知道該如何填報志愿。
體檢時,我還發現腳踝關節有骨質增生的癥狀,這讓母親忙了好久,四處求醫問藥。
幸運的是,上天被我的堅持所感動,我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自貢市農業學校的招生負責人唐立人。他答應了我,只要不是跛子,就可以錄取我。但前提是必須做手術,并且休學一年。
為了順利完成手術,母親再次忙碌起來。在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她找到了一位好心的醫生為我提前做了手術。
手術后,我第一晚疼痛難忍,幾乎每小時都會醒來一次。醫生給我開了止痛藥,但我擔心對大腦不好,沒有服用,那一夜真是煎熬。
同學們都高高興興地上學了,而我卻躺在床上,母親則因為我的病痛而變得更加憔悴。當時,我們還沒有現在這樣的陪伴床。
開校后的第一個月,我就能用拐杖行走。在一個派出所所長的親人的邊三輪警車上,我來到了自貢市農業學校,成為了眾多師生關注的焦點,也開啟了我的“老幺”中專生活。
從此,我開始享受中午有肉吃的待遇。
四年后,我學業有成,光榮畢業。大專自考只剩最后一科,身高也長到了1.72米。
這段往事歷歷在目,充滿精彩,正是我們青春的印記。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