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風味在農博會上的活力展演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4-11-25
常德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大放異彩
第二十五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于11月15日至19日在長沙隆重舉行。在這場盛會中,常德的農產品無疑成為了焦點之一。展館內處處洋溢著來自常德的“味道”——從傳統的常德米粉到令人垂涎的缽子菜、干鍋石門肥腸,再到鮮美的銀絲合歡鯽魚湯,無一不展現出“洞庭魚米之鄉”的魅力。常德:一個位于洞庭湖尾閭的城市,自古以來便以盛產水稻和魚蝦而聞名。作為全國優質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常德正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致力于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漢壽縣的蔬菜產業便是這一戰略的直接體現。作為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漢壽常年擁有45萬畝的蔬菜種植面積,年產高達180萬噸,產值更是達到了60億元。圍堤湖蔬菜基地是湖南省最大的專業蔬菜基地之一,其安全、健康、可口的蔬菜供應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市場。同時,漢壽的甲魚養殖業也頗具規模和影響力,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一張名片。
石門縣的柑橘產業同樣值得矚目。這里的“石門柑橘”品牌價值高達30億元,全縣60%的農村人口依賴這一產業。每年舉辦的柑橘節及系列活動,不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油菜在鼎城區是支柱產業之一。十美堂鎮作為鼎城區油菜生產第一大鎮,其8.85萬畝的油菜種植面積和1.3萬噸的年產量,不僅為當地經濟貢獻了力量,每年春天盛開的油菜花海也成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景觀。
此外,洞庭湖的小龍蝦、桃源黑雞、武陵羊肚菌以及各種糧油、果蔬茶等特色農產品,都在常德“品牌強農”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產品不僅提升了常德農業的競爭力,也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實基礎。
在這次農博會上,常德的“味道”再次證明了其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活力與潛力。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常德將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作者:本刊記者 王一寧】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