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踏上熟悉的足跡,彌補對潮州的未盡之旅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4-11-22
重走熟悉的路線,彌補沒去過景點的遺憾。這一天我們決定再次游覽泰佛殿、韓文公祠、廣濟橋、潮州古城牌坊街、開元寺、己黃公祠、許駙馬府和西湖。
8點半,我們出發前往泰佛殿,這是今天的第一站。我們的行程基本都是徒步游覽的。泰佛殿與韓文公祠之間隔著韓江,我們先去看了這兩個景點,然后過了廣濟橋到達潮州古城悠閑地游覽了一番。這一天我們吃午飯是在古城里找到的美食,這也正是路線策劃的初衷。實際上這是最合理的路線安排。
重檐多層的屋頂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顏色鮮明的魚鱗琉璃瓦和用白色馬賽克裝飾的脊梁垂帶,耀眼華麗……在陽光照射下,這些鎏金飛檐的建筑物或金光閃耀,給人以獨特的韻律之美,絢麗精致。這就是融合泰國古典造型藝術的潮州開元寺泰佛殿。1994年,由旅泰僑領、泰國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大慈善家謝慧如先生發起捐資敬建的中國漢傳佛教第一座泰式佛殿。
游覽后,我們順著韓江南岸過廣濟橋南門,只有1.9公里便到韓文公祠。韓文公,即韓愈,宋朝政治家、思想家、教學家。這是國內現存最早且最完整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專祠。由于向皇帝提出停止迎接法門寺佛骨到長安供奉的建議,觸怒了皇帝,被令處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講情,改貶為潮州刺史。而前往潮州途中,12歲女兒又病亡。到了潮州,韓愈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里,棄個人切膚之痛于不顧,把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付諸于實實在在的為民辦實事的行動中,而不是構建什么形象工程。被潮州人奉為神,并將筆架山改稱韓山,山下的鱷溪改稱韓江。這就是韓愈在潮州人心中崇高威望的最好證明。
韓文公祠幾十米遠就是廣濟橋,20元門票,被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渡船”和“世界最長、最古老的斜拉索橋”。我們先看了這座著名的橋梁,然后再去看潮州古城的其他景點。廣濟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由石塊砌成的、可供人行的橋梁,修建于公元987年,是世界最長和最古老的斜拉索橋。我們看到這座有近千年的歷史的橋梁時,很感慨。
出了廣濟橋,我們到了潮州古城牌坊街,這里比較熱鬧,有很多商店和餐館。在這里,我們吃了午飯,然后繼續往前走。接著,我們去了開元寺。始建于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改為“開元萬壽禪寺”,明代稱:“開元鎮國禪寺”,又稱”鎮國開元禪寺”,俗稱開元寺一直沿用至今。這座千年古剎,古木參天,佛像森嚴,香火鼎盛,梵音繚繞。我們在這里靜了一下子,感受一下這片歷史和文化的景象。
開元寺東行五百米到達己黃公祠(10元門票)。黃公祠規模不大,但卻以精美絕倫的潮汕木雕裝飾藝術著稱,每一區域得木雕都是歷史故事典故,無比驚訝的體現清末潮汕民居建筑的藝術特色,不論石雕、木雑、金漆畫、嵌瓷,做工皆精巧華麗,令人稱絕。我們仔細地觀賞了這里精美的木雕裝飾藝術。
簡單特色午飯后繼續東行到達許駙馬府(20元門票)。駙馬許玨,北宋時期的潮州人士,宋英宗給這個遠嫁南方的大女兒修了這座駙馬府。是嶺南地區唯一的駙馬府。可了解潮汕獨有的建筑格局~駟馬拖車、兩馬拖車等跟奇怪的名詞,我們在這里看到了很多關于歷史文化的東西。在許駙馬府,我們看到一個全新的面孔,這里保存了很多歷史和文化的痕跡。我們很感興趣地觀察著這里的一切。
出了許駙馬府經過木雕制品門市比較多的工藝街,西湖東門就在這里,隨意進入走走,再回酒店休息。等待晚餐的潮州美食。在西湖,我們看到一片秀麗的景色,很感慨。一天下來,我們看了很多景點,并且了解了一些關于歷史文化的東西。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