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視頻教程:如何使用機器高效壓制包子皮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4-11-21
想要學習如何制作出美味的包子?讓我們來解答一些常見的問題,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包子制作的技巧和原理。首先,我們來探討面團中的油脂選擇。
許多人在問:面團里的豬油是否能替換成植物油或黃油?答案是可以的。使用任何油脂都可以減少面筋的形成。但請注意,植物油和黃油會使包子呈現出偏黃的顏色,因為它們本身是黃色的。這里要澄清一個常見的誤解:添加豬油并不會使包子變得更白。實際上,豬油可以幫助減少發黃,但它不是增白劑,并不能讓包子變白。
接下來談談發酵問題。有人問,面團初次發酵10分鐘后,是否還需要進行二次發酵?答案是肯定的。無論初次發酵的時間是多久,為了獲得松軟的口感,制作好的包子都應該進行二次發酵后再蒸制。重要的是根據面團的實際狀態來判斷何時進行二次發酵,而不是單純依靠時間。
關于面團的狀態,許多人混淆了筋度和延展性的概念。筋度是指面團拉伸時會回縮、拉不動且有彈性的特性;而延展性則是指面團可以拉伸而不回縮的特性。舉個例子,橡皮泥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因為它可以被拉伸且不會回縮,但它的筋度較低。相反,氣球有較高的筋度,因為它被拉伸時會回彈,但它也有一定的延展性。在制作面團時,我們需要同時考慮筋度和延展性。
還有一些人對于泡打粉和小蘇打的誤解。無鋁泡打粉對身體是無害的,而小蘇打則可以被用來中和酸性成分,比如酵母發酵產生的酸味。至于是否可以用酵母并添加小蘇打,這樣做會使面團變黃,因為小蘇打是堿性的。相比之下,泡打粉是由堿性和酸性成分組成的中性物質,因此不會導致包子或饅頭發黃。
這些都是制作包子時需要了解的基礎知識。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在2023年,仍然有許多人對這些知識點感到困惑。這期視頻就到這里了。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會盡量為您解答。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