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六大特色美食(宜春小吃特色美食)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4-09-30
一、宜春大包子
榮獲《人民日報》推崇的“中國十大名包子”之一的宜春大包子,以其獨到的風味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的喜愛。它不僅是宜春人早餐的首選,也是游客餐桌上的必備美食。其中,明月山奔月包最能代表宜春大包子的特色:個大餡足,一般售賣小籠包的蒸籠只夠容納一個宜春大包子;大包子選用天然生態、無公害的食材,要求使用深山林中散養的土豬肉,嚴格控制肥瘦比例,餡料全手工剁碎,當天制作當天食用,確保味道鮮美;制作大包子所用水源為優質的山水,明月山的宜春大包子采用富硒溫泉水和面,使得包子的甜香糯軟更加突出;咬一口剛出籠的大包子,首先感受到的是皮質的松軟與微妙的甜味,給人一種入口即化的享受;繼續咀嚼,你會發現餡料中的湯汁恰到好處地流出,既不像灌湯包那樣多汁,又讓餡料的口感鮮嫩、鮮活;純肉餡料經過精心調味,既鮮美又不過分油膩。最初被稱為蜜汁大肉包,因其體型圓潤如明月,外觀美麗,被形象地稱為嫦娥奔月包或奔月包,逐漸成為游客和食客們的熱門選擇。
二、宜春土扎粉
土扎粉,又稱扎粉,是江西萬載羅城地區俗稱的一種傳統米粉。因其制作過程繁瑣、勞動強度大以及出粉率略低于機榨米粉,近年來在城鄉市場較為少見。然而,土扎粉香氣濃郁、口感有韌性,與南昌炒粉的味道有所不同,深受消費者喜愛。它是宜春人民深夜加班時不可或缺的“能量補給”,在各種夜宵攤點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三、艾草粑粑
清明寒食期間,有一種深綠色的艾葉粑粑,餡料可以是豆沙或碎花生制成的甜糯粑,也可以是加入碎菜葉的咸口食用。一口咬下,能感受到艾葉的清香和祛風驅邪的功效。清明時節前后,這種美食成為宜春人民家家戶戶必備的食物。
四、腳板薯
腳板薯因其不規則的扁塊形外貌,類似腳板的形狀而得名。這種薯類富含黏液質、維生素和淀粉酶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腳板薯的學名是毛薯,別名眾多,如參薯、薯莨、黎洞薯等。
五、蕨菜
野生于林間、山間、松林中的蕨菜,是一種無污染的綠色野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具有清腸健脾、舒筋活絡等功效。食用前需經過沸水燙煮和冷水浸泡以去除異味,處理后口感清香滑潤,搭配佐料后清涼爽口,是上乘的酒菜。
六、木槿花
木槿花,即錦葵科木槿屬植物的花朵,色澤艷麗,美麗動人,是極佳的自由生長花籬植物,適合用于道路兩旁、公園、庭院等場所。同時,它也可作為中藥使用,并可用于食用,歷代史文均有記載。木槿花的營養價值極高,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質1.68克、脂肪0.19克、總酸0.38克、粗纖維1.4克、干物質10.3克、還原糖2.10克、維生素C24.6毫克、氨基酸總量1.19克、鐵0.8毫克、鈣60.6毫克、鋅0.30毫克,并含有黃酮類活性化合物及粘液質。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