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20條常考常識速記,行測拿分小幫手!(附答案)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5|發布時間:2024-07-16
在公務員的行政能力測試中,邏輯判斷部分常會涉及類比推理題目。了解并掌握更多的常識知識,能幫助我們更迅速且準確地進行類比分析。
以經濟領域為例,GDP和GNP是常見的術語,它們具體含義是什么呢?
(1)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如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它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活動和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指標。
(2)GNP,國民生產總值,則是反映一國(或地區)所有居民在特定時期內所創造的新產品和服務總值。它是衡量國家財富的關鍵宏觀數據。
(3)CPI,消費者價格指數,用來反映家庭購買的一般消費品價格水平的變化情況,對宏觀經濟分析具有重要價值。
(4)PPI,生產者價格指數,是用來監控制造商出廠產品價格變動的指標。當PPI高于預期時,可能預示著通貨膨脹風險;反之,則可能是通貨緊縮信號(核心PPI通常排除食品和能源價格)。
在文化領域,例如天文學,你知道"天象"是什么嗎?
"星宿"是古代天文學中的概念,一般包含一顆或多顆恒星。古人將星宿分為四大區域,并由此衍生出四象(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和二十八宿。
在文化年齡的稱謂上,也有特別的表述:
垂髫:指三四歲到八九歲的孩子
總角:泛指兒童時期
豆蔻:通常形容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的少女
束發:男子十五歲的象征
及笄:女子十五歲的標志
弱冠:男子二十歲的成年禮
而立:男子三十歲時被視為成熟獨立
不惑:四十歲意味著人生經驗的豐富,能明辨是非
知命:五十歲懂得順應自然規律
花甲:六十歲標志著進入老年期
古稀:七十歲的壽稱
耄耋:八九十歲的高齡
期頤:百歲的長者之尊
這些豐富的常識知識可能隨時出現在類比推理題目中,大家要多加學習和積累!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