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務員行測必考: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文學常識匯總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1-01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儒家經典中的“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則是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和《春秋》。值得注意的是,“六經”又稱“六藝”,其中在“五經”的基礎上增加了《樂》。此外,歷史散文方面,《左傳》、《戰國策》和《國語》都是重要的文獻。《左傳》、《轂梁傳》和《公羊傳》是解說《春秋》的三部作品。
《詩經》原本只被稱為《詩》,后來又稱作“詩三百”,其中著名的篇目有《關雎》、《伐檀》、《碩鼠》和《七月》。而《戰國策》共有33篇,由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纂而成,屬于國別體史書。
接下來是兩漢時期的文學。賈誼的《吊屈原賦》開創了“史論”之先河,對后世影響深遠。劉安,封為淮南王,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其中包含了“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等著名故事。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130篇,包括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和70列傳。
樂府民歌和賦樂在兩漢時期也非常流行,其中《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敘事詩。此外,“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他們的作品對后世影響巨大。曹操作有《觀滄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論》,而曹植的代表作則有《名都篇》、《白馬篇》和《洛神賦》。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同樣精彩紛呈。其中,“三曹”之一的曹植,他的作品對后世影響深遠。此外,“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也是該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諸葛亮,字孔明,別號臥龍,封武鄉侯,其《出師表》是傳頌千古的名篇。
干寶的《搜神記》是我國最早的短篇小說集之一,其中包含了許多志怪故事。《搜神記》中的《干將莫邪》、《東海孝婦》等作品至今仍廣為流傳。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靖節,是我國第一位杰出的田園詩人。他的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和《飲酒》等。
以上就是2015年山西公務員行測考試中文學常識的必備考點。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各位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