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煮與服用方法詳解:從用水到服藥,這些常識你必須知道。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7|發布時間:2024-07-25
中醫藥如今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受到關注,不少人選擇在家自行煎煮中藥。關于煎煮和服用中草藥,其實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其中的要點。
首先,許多醫院都提供了中藥的代煎服務,既安全又便捷。但如果您決定在家中親自煎煮中藥,以下這些方面一定要留心。
一、煎藥用水
煎藥的水質應當潔凈、無異味且雜質少。一般來說,我們日常飲用水如自來水、純凈水以及礦泉水等均可用于煎煮中藥。
二、加水量
加水量的多少也是一門學問。第一次煎煮時,水量應超過藥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則超過藥物表面3厘米為宜。
三. 煎煮前的浸泡
在煎煮前,藥材一般需要用冷水浸泡。根據藥材的種類,如葉、莖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為1-1.5小時;而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藥物則需要浸泡2-3小時。夏季因氣溫較高,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藥液變質。
四、煎煮次數
通常湯劑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因此以兩次或三次的煎煮為宜。
五、煎藥的溫度與時間
煎藥時,初始階段需用武火(大火)使水迅速沸騰,之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狀態。這樣的火候控制有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第一煎從水沸騰開始計算,一般煎煮20-30分鐘,第二煎則煎煮30-40分鐘。
六、服藥方法
通常一劑藥煎煮兩次后合并藥液,然后分兩次服用。對于兒童,可根據具體情況分2-3次服用。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