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知識(每天學點知識的話語)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4|發布時間:2024-07-23
許多追求進步的人都善于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比如通過知識付費課程等。這種習慣是積極的,相比于沉迷于娛樂消費,如游戲、短視頻等,更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人生高度。然而,僅僅依靠零碎的知識片段,每天聽聽課程或羅振宇的邏輯思維,雖然能了解一些知識點和觀點,但對提高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的實際效果有限。
不成體系的知識碎片,即使是正規、連續的知識技能培訓,甚至高層次學歷教育,如果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不經過實戰訓練,與實際工作生活脫節,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學了眾多課程,卻難以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在機關單位,學歷雖然重要,但更重視的是實際工作能力,能否適應崗位需求、解決復雜問題,才是真正的考驗。
一個人擁有博士、碩士的學歷和才華,但如果對單位工作毫無幫助,創造不了價值,他的知識和學歷就會變得無用。知識的價值在于其能否轉化為能力。無論是碎片化學習還是系統培訓,關鍵在于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與工作生活場景相結合,調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體系化學習相對于碎片化學習更能構建全面、持久的知識框架。知識要轉化為能力,成為思維的一部分,需要通過實踐運用,與工作和生活的具體場景融合。一位朋友對我即將參加的培訓充滿期待,認為通過培訓能大幅提升我的認知。但實際上,培訓只是呈現理論、政策等,真正要消化吸收,需要在實際工作和復雜斗爭中檢驗和運用。
為了避免學到的知識成為“惰性知識”,需要將學習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相結合,思考知識如何解決問題。同時,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新知識,避免慣性思維。單純聽課、學習課程或碎片化獲取知識,除了知道一些知識和受到啟發外,對能力提升幫助有限。
只有將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才能提高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許多純粹的學者和所謂的專家之所以與優秀的官員有差距,就在于他們的知識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和歷練。對于機關工作人員來說,應該做學者型官員,將知識與實踐充分融合。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