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仕女俑國學文化藝術品古代宮廷生活彩繪騎馬俑一對兒手工藝品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9|發布時間:2024-11-29
讓我們一起欣賞兩件珍貴的唐代藝術品——彩繪騎馬戴帷帽仕女俑。這兩件手工泥塑彩繪俑,分別于1972年和1973年在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墓地的不同古墓中被發現,現已成為新疆自治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些俑生動地展示了唐代貴族女性的形象,她們身著華服,騎馬出行,盡顯當時社會的繁榮與女性的優雅。
1972年出土的仕女俑面容端莊,頭戴帷帽,左手緊握韁繩,穩坐在馬鞍上,展現了當時貴族女性的典型騎馬姿態。而1973年的仕女則騎著一匹鮮艷的紅馬,肌膚白皙,唇色艷麗,帷帽上的垂紗朦朧中透出別樣韻味。
阿斯塔那墓葬群的俑類藏品豐富多彩,形態各異且色彩斑斕。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泥俑未經燒制,直接用泥土塑造,涂上顏色和紋飾后,放置在墓穴中自然干燥而成,與內地常見的燒制俑有所不同。這種獨特的制作方式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色。
在西北地區,由于風沙頻繁,西域女子常常佩戴帷帽以抵擋風塵。帷帽的主體由硬藤條或席片構成骨架,上面覆蓋布帛,邊緣再裝飾上與頸部相配的網紗,既實用又美觀。到了唐代中期,特別是武則天當政時期,社會風氣開放,帷帽這種能夠展現女性個性的頭飾在中原地區也廣受歡迎,成為時尚潮流。
這兩件騎馬仕女俑不僅再現了西域高昌女子戴著帷帽騎馬出行的畫面,還生動展示了唐代西域女性的獨特氣質和多姿多彩的生活風貌。它們是唐代社會文化的重要見證,也是我們了解當時人們生活狀態的寶貴窗口。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