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大家領略商河歷史故事和文化傳承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4-08-13
帶大家領略商河的歷史故事吧!
商河縣坐落在濟南市北部,一直以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鼓子秧歌之鄉、中國溫泉名城而聞名。這里山水相得益彰,人才輩出。這片土地孕育了三柱三件奇葩:宮的麥秋一人,有鑿河排毒的名冠。許商有唐代著名詩人孟云卿、孟簡,孟之有后唐名將馬云孫,故有三孟一馬名天下的佳話流傳。
商河縣歷史上非常輝煌,文化也非常燦爛。春秋戰國時期屬于齊國,到了隋朝至商河縣,因有商河水流經而得名,宋代改為商河縣。商河縣因商河而得名,商河又因許商開鑿而命名。今商河故道猶存,縣名依舊。
商河也被稱作臥牛城,在商河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先有臥牛城,后有麥秋意。商河城酷似一頭臥牛。據古老相傳,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偷吃了仙丹,被玉帝貶于此地耕作開墾,不久這里便成了肥沃的良田。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種植小麥,麥秋之名由此而得。
臥牛的故事被人們編成順口溜在民間傳唱:往屆犁前所臥牛,脫韁一躍過離丘。華山腳下多磨難,得宿今生利濟州。神牛拉著筋膜,累死的地方變成一座小山,就是現在濟南動物園內的金牛山。
臥牛城的傳說為商河增添了無限的神奇和魅力,既彰顯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讓這片古老的土地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
商河物阜民豐,美食云集。有形如滿月味美可口的糖酥火燒,外脆里嫩酥香兼備的馬蹄燒餅,更有久負盛名的商河老豆腐,深受大眾喜愛。有詩為贊:大豆磨成白乳漿,青稞細點泛瓊光辣油。麻醬花椒水,一碗盛來滿口香。還有沙河袍肉、橋頭驢肉、商河豆腐皮等老字號數不勝數。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商河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經緯交織。70年崢嶸歲月,70年砥礪前行。如今的商河突出以花為媒、以綠為衣、以水為脈、以古為魂,濃墨重彩繪藍圖,開拓奮進鑄輝煌。
商河這個生態宜居、人文親和、商機無限的嶄新城市,一顆璀璨亮麗的明珠正在齊魯大地上冉冉升起。商河縣,稱麥丘邑,位于濟南市北部,素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谷子秧歌之鄉、中國溫泉名城。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