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范縝雕像前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4-08-22
我在范縝雕像下駐足
文/實心木
在清新的晨曦中、公園之中,我肅立于范縝的雕像之前。獻上一束鮮花,低頭行禮以示敬意。思緒隨著時光的流轉,穿越千年。眼前,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這位哲人如同璀璨的星辰。
范縝,生于公元405年的南北朝舞陰(今泌陽)古城。他是一位出身貧寒、父親早逝的少年。母親的辛勤教誨培育了他的純真意志,18歲時告別母親,遠赴山東拜師于名儒劉瓛(環)。他立志求學,不隨波逐流,過著簡樸的生活。博學多才,對“三禮”(注)深入研究,母親的關愛也塑造了他后來的為官廉潔。
當時南朝佛教盛行,權貴們借助佛神宣揚官貴民賤,“富貴由天定,貧窮前世源”。范縝卻與眾不同,堅定地不信奉佛和神,理直氣壯地進行辯論。這使他一時間遭到了明槍暗箭的圍攻。范縝正直不屈,獨自與眾多賓客、僧人蕭子良進行激烈的舌戰,“決不賣論去求官”,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充滿了正氣。《神滅論》這篇作品,在中華哲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奠定了唯物主義哲學觀的基礎。它也撼動了統治者的權勢,打破了人民身上的“宿命”枷鎖,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波濤洶涌的江河、浩渺無垠的大海,洗盡了沉沙與頑石。泌河的水源長遠,見證了歷史的興衰變遷。一代哲星的智慧之光始終照耀著這片美麗的家園。
漫步在范縝的故鄉,繼承他的哲學思想,進行農工商統籌、科學發展。千年古城中的小樓春風拂面,婆娑樹影下紅花盛開,和諧歡樂、生機勃勃。華陂春雨滋潤著肥沃的土地,華山水庫中魚兒歡快地游弋,波光粼粼。官田洼里清澈的渠道流淌,稻米香軟可口。久負盛名的無絲兒濃湯羊冊白菜豐富了人們的餐桌。傳統的特色美食,如五香燒雞、白蒸饃、清湯燴面,讓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味。
科技的進步帶來了人民的富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哲學先賢的智慧賦予了人們開拓新天地的力量!
清晨,我站在范縝雕像前,深深地鞠躬,將無限的敬仰之情寄托于天空。愿范縝的哲學思想與人格精神的光輝永遠激勵著后世,流傳人間!
6.23.南陽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