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飲食中的四季流轉與生活溫度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4-11
#分享你的家常菜# 家居烹飪:藏于日常三餐中的時光印記
每天清晨五點鐘的菜市場,我總會駐足在豆制品攤位前。指尖輕撫豆腐的瞬間,總能勾起母親傳授給我的經驗:“要挑選表面微微泛著豆青色的,這是石磨豆漿點鹵留下的痕跡。”案板上堆積的不僅是新鮮食材,更是三十年來耳濡目染的味覺記憶。
每周日的家庭聚餐是我們家雷打不動的傳統。在廚房里,我和妻子分工合作:她負責掌握清蒸鱸魚的火候,我則守護著砂鍋里煮沸的蓮藕排骨湯。蒸汽繚繞中,女兒踮起腳尖品嘗湯汁的樣子,與二十年前我偷偷吃外婆紅燒肉時的情景如出一轍。瓷勺與湯碗碰撞出的清脆聲響,是家中交響樂中最動聽的旋律。

我最得意的拿手菜是外婆傳下來的梅干菜扣肉。每年霜降之后,我都會帶著女兒前往城郊的菜地挑選芥菜。她負責給每一片菜葉噴灑鹽水,而我則教她如何用竹匾晾曬出最佳的褶皺。在腌制的過程中,我們總會在黃昏的院落里聆聽外婆講述過去的故事,壇子里發酵的不只是梅干菜,更是三代人共度的時光。當肉片在蒸汽中變得晶瑩剔透,女兒夾起一塊時眼睛彎成的月牙,為這道菜肴增添了超越味覺的溫度。

這些年收集的菜譜中,夾雜著各種形態的便簽:有女兒幼兒園時期畫的歪扭胡蘿卜,有妻子記錄第一次烤焦蛋糕的經歷,還有父親臨終前口述的鱸魚去腥技巧。冰箱貼上琳瑯滿目,除了超市小票,更多的是孩子參加美食節帶回的獎狀,以及用舊的琺瑯鍋柄上包裹著的防滑棉布——那是岳母去年住院時一針一線縫制的。

晚餐后的廚房,洗碗池的水聲與客廳電視的聲音交織。在擦拭灶臺的時候,總能在瓷磚縫隙中發現幾粒調皮的飯粒,就像在時光長河中撈起的記憶珍珠。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實際上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沒有米其林餐廳的精致擺盤,卻有粗陶碗盛載的溫馨滋味;沒有豪宴的喧囂熱鬧,卻有家人圍坐時的歡聲笑語。當夜幕降臨,廚房里亮起的那盞燈,永遠是最溫暖的光芒。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