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慈禧宮女翠姑的出宮之謎:一道菜解千古愁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3-31
據野史記載,在光緒年間,慈禧太后身邊的貼身宮女翠姑深受其寵信。然而,盡管她深得慈禧歡心,但到了二十五歲仍未獲準出宮。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她找到了在御膳房任職的叔叔,請他幫忙想個辦法。
眾所周知,慈禧不僅政治手腕高超,而且還是一個熱愛美食的人。清燉鴨舌、萬字扣肉以及菊花火鍋等菜肴皆因她的喜好而誕生。至于現在廣為人知的“對蝦”這一名稱背后,則藏有一段頗具趣味的故事。
據《嘯亭雜錄》記載,在慈禧身邊長期服侍著四位年齡較大的宮女,她們均在二十五歲以上。這些宮女之所以沒有出宮,是因為她們辦事能力出眾,深得慈禧青睞。然而,即使再得寵,她們對于結婚生子的渴望卻從未消減。
翠姑是這幾位宮女中的一員,她出身于外火器營正白旗,在清代八旗中地位較高。她的叔叔同樣出自這一族系,并在御膳房任職,家中正好有一個適齡青年待娶妻室。出于家族考慮和親情關懷,這位叔叔一直在尋找機會為翠姑爭取自由。
最初,兩人商量時都希望能在不觸怒慈禧的前提下提出請求,但最終得出結論:無論怎樣表達愿望,都會讓慈禧感到不滿。因此,翠姑的叔叔讓她先行回去,自己則繼續思考應對之策。
不久后,這位御廚找到了解決辦法。
一天,御膳房收到了一批大蝦,他靈機一動,決定利用這道菜來暗示慈禧。如果慈禧無心,則一切照舊;若她有意,則能領會其中深意。
于是,翠姑的叔叔研發出了一道獨特的菜品——將大蝦首尾相接排列,并配以綠葉青菜,制成一道色澤鮮艷、色香味俱佳的蒸大蝦。他還為這道菜取名“紅娘自配”,寓意有情人終成眷屬。
果然,當這道色彩斑斕的菜肴呈現在慈禧面前時,立刻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誰做的?叫什么名字?”她問。

翠姑裝作不知情的樣子搖了搖頭。
慈禧微微一笑說:“所謂‘紅娘自配’就是指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意思。既然你叔叔如此掛念你的婚事,你就收拾行囊回家吧。”
喜出望外的翠姑急忙磕頭謝恩,并迅速準備啟程返鄉。
不久之后,她便與自己的叔父結為連理。此事在鄰里間廣為流傳,人們以“紅娘自配”的故事來調侃這對新人。從此,“對蝦”這一名稱也漸漸深入人心。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