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相守:防汛夫妻的生死救援情緣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3-31
**《余生都是你:洪峰浪尖上的生死守望》**
暴雨如注的深夜,在廣西梧州西江大堤上,兩盞頭燈在雨幕中交錯劃出弧線。黃志強抹去臉上的雨水,將沙袋重重壘上堤壩,轉過身看見10米外同樣渾身泥漿的妻子林曉蕓。兩人相視一笑——這是他們結婚20周年紀念日,也是并肩抗洪的第7個晝夜。
2024年夏季,珠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在這對“防汛夫妻”家中,珍藏著一本特殊的日歷:從2008年開始參與汶川救援時相識以來,16年間他們共同出現在12次地震、洪災及山火的救援現場中。當被問到為何總沖在一線的原因時,林曉蕓撫摸著褪色的救援隊徽章:“當年被困廢墟下36小時,是他扒開最后一塊水泥板時說的‘別怕,余生我罩著你’?!?/p>
桂北全州縣臨時安置點里,這對夫妻的故事迎來了新篇章。7月23日凌晨,暴漲的湘江支流沖毀道路,導致68名村民被困孤島。在湍急洪流中,黃志強帶隊駕駛沖鋒舟破浪前行,林曉蕓則在搖晃的舟艙內緊緊摟著發抖的孩子們。當最后一名八旬老人被背上岸時,對岸山體突然滑坡,吞沒了他們方才停留的位置。

“這輩子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他穿著救援服慢慢變老。”林曉蕓的防護服口袋里始終揣著兩張泛黃的照片:一張是2008年救援隊合影,另一張則是女兒手繪的“全家福”,畫中三人皆身著橙色救援服裝。今年高考結束后,19歲的女兒黃雨欣剛遞交了應急救援專業的志愿申請。

在梧州防洪指揮部的大屏幕上,跳動的數據記錄下這對夫妻的“硬核浪漫”:累計轉移群眾2876人,參與搶險142次,志愿服務時長超過2.3萬小時。而在安置點的星空之下,54歲的黃志強用鋼筋般的手指笨拙地編織著野花環——這是遲到20年的求婚儀式。

當防洪警報再次響起,兩道橙色的身影又消失在雨幕中。他們的故事不僅書寫了愛情最熾烈的模樣,更體現了中華民族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精神密碼,在無數這樣的“凡人微光”里,中國式浪漫正以守護與擔當的時代注腳續寫著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