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騰沖大救駕年糕:地方特色炒制,浙江寧波年糕情有獨鐘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3-27
年糕,又稱糍粑或餌塊,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云南騰沖,人們以切片炒制的大救駕聞名;而在浙江金華,除了婺城區的山東餃子、面食和油炸食品外,還有讓人難以忘懷的麥餅和寧海麥餅。然而,對于寧波人來說,咸味的湯圓卻是一個難接受的挑戰。
在金華讀書三年,我發現除了這些美食之外,其他地方的食物似乎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雖然麥餅與寧海的麥餅相似度較高,但我對寧波的年糕情有獨鐘。這里的年糕既可以甜也可以咸,比如食堂昨天中午的年糕炒螃蟹和今天的番薯年糕湯。在嵊州時,我甚至將豆腐年糕當作疙瘩湯來喝。那時剛出去上班,這種食物既便宜又美味。
年糕的食用方法多樣,可蒸、可炒、可烤,就像麻糍一樣。切片燉湯、梭子蟹炒年糕等做法都讓人回味無窮。糯米的被稱為糍粑,大米的則稱為餌塊。在云南曲靖,人們以蒸餌絲著稱;羅平的粑粑、德宏的軟餌絲、大理的耙肉餌絲以及昆明的鹵餌絲,都是同一種食物的不同形態。而我個人最近品嘗了一碗美味的年糕,無論是炒食、煮食還是烤食,年糕都能展現出不同的風味。
雖然工廠機器生產的年糕味道一般,但年糕本身的特點在于其百搭性。無論怎樣烹飪,年糕都能成為一道美味佳肴。然而,品質不好的年糕可能會讓人感到乏味。作為一名廣東人,我原本以為年糕的味道較為平淡,質感缺乏個性,但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有獨特的年糕做法。
在我看來,寧波最好的年糕是鄉下每年12月份制作的年糕。商店里出售的年糕由于不舍得使用糯米,味道往往不佳。而用大黃米面和紅薯制成的年糕,加入紅棗或蜜棗蒸制,口感甜、香、黏滑,令人垂涎欲滴。在臨海東部靠三門一帶,炒年糕尤為美味;而在花草炒年糕季節,更是讓人難以抗拒。
浙江人可能沒有出過遠門,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食。以杭州為例,公司附近的一家餛飩店每天顧客絡繹不絕。然而,我并不認為那里的食物好吃,甚至需要酸梅湯來助咽。有些人喜歡麻辣鮮香,有些人偏愛清淡小炒,不能說口味不合就等于美食荒漠。衢州美食眾多,但口味與江西相近。浙江被稱為美食荒漠,但實際上這里受到江蘇、安徽、江西和福建的影響較大。

本幫菜在浙江頗受爭議,但我認為只要自己覺得好吃就可以。我四川的同事在浙江這么多年也吃不來海鮮,更喜歡川菜。他認為川湘菜最好,沿海菜系相對較差。對于蝦爆鱔面和片兒川這樣的美食,我甚至覺得不如陜西地攤面。盡管如此,我還是選擇了正宗重慶麻辣燙店,但結果卻令人失望。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