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至關重要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3-26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句廣為人知的諺語深入人心。地域不同,美食各異,而山西面食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甚至被譽為“世界面食之根”。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山西省的一道傳統小吃——剪刀面。
剪刀面因制作時使用剪刀得名,又因其形狀像魚,也被稱為“剪魚子”。這種面食的制法可追溯至隋末時期。據民間傳說,在太原公子李世民讀書練武、聚才謀義之時,武士彟慕名前來拜訪,恰逢午餐時間,李世民邀請其在書房用餐。當時長孫氏正忙著裁衣,來不及準備飯菜,于是她急忙和面團并用剪刀細細地將面條剪下煮好,供客人食用。后來,李世民父子以“剪面”之勢攻取長安,統一了山河。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制作美味的剪刀面:
- 食材準備: 200克面粉、80毫升水、1小勺鹽。湯底材料包括4個番茄、2個雞蛋、適量生抽、1勺鹽、1勺番茄醬和適量紅腸。
- 揉面技巧: 將面粉與水及少許鹽攪拌成絮狀,注意不同面粉的吸水量可能有所差異,請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首次揉至成團即可,無需過分追求光滑度,然后蓋上保鮮膜讓其醒發15分鐘。
- 再次醒面: 在第一次醒發后繼續揉幾下,再覆蓋保鮮膜靜置15分鐘。如此反復兩次之后,面團會變得非常柔軟和光滑。
- 剪刀切面: 將醒好的面團切成條狀,用剪刀剪成大小適中的面條,并放入煮沸的水中(注意開水可能會濺到手上),或者可以在案板上撒一些干面粉來防止粘連。全部完成后一起下鍋。
- 調味與烹飪: 番茄炒出汁水后加入雞蛋和火腿粒翻炒,隨后加水煮開并調味,嘗一嘗確保味道適宜即可放入剪刀面。
- 完成裝盤: 將煮好的面條撈出過涼水備用,最后將所有食材混合加熱至熟透。撒上蔥花即可享用。
這樣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剪刀面就完成了!希望大家也能在家中嘗試制作并享受這份獨特的美味體驗。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了解和掌握剪刀面的制作方法,也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或烹飪經驗。讓我們一起探索美食的世界吧!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