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特色小吃:草芽雞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fā)布時間:2025-03-26
春天到了,張掖人卻沒有提到候鳥的回歸,而是悄然升騰的蒸汽。他們的春天快來了,帶著一道道獨特的春意味道——草芽雞。
這道菜肴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只有草芽長出時才有草芽雞。在張掖人眼里,吃草芽雞是執(zhí)著的,要伴隨“草”的整個生命周期,從春節(jié)過后地還在冰凍,到草芽破土冒出,到草芽變成粗壯草料,再到枯萎。只不過,這道菜肴最美味的時候莫過于春分前后,當散養(yǎng)土雞啄食著初萌的草芽時。
張掖人吃草芽雞有一個傳統(tǒng)做法,選用本地散養(yǎng)一年以上的土雞(生長期10-14個月最佳),整雞冷水下鍋,加生姜、花椒、草果等去腥,文火慢燉3小時以上,保持肉亮湯清。搭配頭茬韭菜(春季時令)、手工綠豆粉皮,形成象征春意與祁連山雪的“青白相間”擺盤,澆淋用雞湯調制的花椒鹽汁,配花卷食用,有“大雞(吉)大利”的寓意彩頭。

草芽雞這道看似尋常的鄉(xiāng)土菜肴,其實是絲路飲食文化的活化石。當代張掖人在傳統(tǒng)做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出草芽雞火鍋、辣子雞、一雞多吃等多種花樣。通過舉辦“草芽雞嗨吃季”等活動,用“美食+文旅”融合模式推廣張掖特色美食文化,將這道傳承千年的名饌發(fā)揚光大。
張掖人在招待人客時,若客人怕麻煩主人,時常會說:“你不用太客氣,就素素的給我下一碗雞湯面片”這樣的玩笑話,足見這碗雞湯面的張掖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倘若您在甘州區(qū)農村有親戚,在春耕前后前往農村走親訪友,那可真是有口福了。農家自養(yǎng)的一年以上的走地雞,配上農家的柴火灶,再佐以菜地里剛長出不久的頭茬韭菜,雞肉肥而不膩,韭菜翠青,湯汁鮮美,堪稱絕配。
草芽雞這道菜肴,考證發(fā)現(xiàn),其“清燉鎖鮮”技法與敦煌壁畫中的“雪水煮雞圖”一脈相承,花椒鹽汁配方與居延漢簡記載的戍邊將士飲食驚人相似。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