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涼寶典:薄荷藥膳解渴消暑的8種妙用方法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3-26
巧妙運用薄荷制作藥膳,在炎炎夏日中解渴消暑,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方法一:薄荷茶。取新鮮的薄荷葉3克(或干品15克),以開水沖泡而成。此茶具有顯著的解渴祛暑效果。
方法二:薄荷粥。選用鮮薄荷葉30克或干品15克,加水1升煮沸至約半升,待涼后過濾出薄荷葉保留汁液。加入150克梗米熬成粥,在即將成熟時加入薄荷湯和少許冰糖,再煮沸即可食用。此法不僅能清心醒神、疏散風熱、增進食欲,還有助于消化。
方法三:薄荷豆腐。將2塊豆腐與鮮薄荷50克、鮮蔥3條一同加水煎煮,直至水分減少一半,趁熱享用。適用于治療傷風鼻塞、打噴嚏及流鼻涕等癥狀。
方法四:薄荷糕。選取糯米和綠豆各500克,加入15克薄荷葉、適量的白糖與桂花,將綠豆煮至爛熟后混入糖料和切碎的薄荷葉制成餡料備用。以糯米飯為皮包裹豆沙餡,壓扁成形即可食用。此糕點有清涼解暑、疏風散熱、清咽利喉之效。
方法五:鮮薄荷鯽魚湯。選用活鯽魚1條,剖洗干凈后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加入蔥白1根、生姜1片與20克鮮薄荷葉,水沸后即可放調味品和油鹽食用。連續3~5日每日一次,適合治療小兒久咳。
方法六:薄荷雞絲。準備雞胸肉150克切細絲,加蛋清、淀粉、精鹽拌勻待用;清洗薄荷梗150克切成相似長度的段落備用。在鍋中加熱油至五成熱時,將拌好的雞絲過油處理。另起一鍋,加入底油,下入蔥姜末、料酒與薄荷梗、雞絲、鹽和味精略炒后淋上花椒油即可享用。此法有助于消火解暑。

方法七:薄荷湯。將清洗干凈的薄荷葉切碎,并用開水燙過加少許鹽和香油調味。這道湯有解毒敗火之效。
方法八:薄荷冰。將4碗清水煮沸,加入薄荷葉煮5分鐘后放涼。然后,將冷卻后的薄荷水放入冰箱冷凍成冰粒,在咽喉痛或口干時取用可獲得清涼利咽的作用。
根據中醫理論,薄荷葉味苦澀、性平,歸肝、脾、胃、心經。具有清暑利濕、升發滑陽、涼血止血、疏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疹止癢、消炎鎮痛的功效。《滇南本草》中提到:薄荷葉“上可清頭目之風熱,止眩暈,清痰,泄氣,止嘔,頭悶疼。” 《本草通玄》記載:“開胃消食,止血固精。”而《本草綱目》則指出:薄荷葉“生發元氣,裨助脾胃,澀精濁,散瘀血,淆水腫、癰腫,發痘瘡。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產后惡血、損傷敗血。”現代醫學證實,薄荷葉具有清暑利濕、升陽止血的功效,適用于治療暑濕泄瀉、眩暈、水氣浮腫、雷頭風、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產后血暈等癥狀。它還能促進胃部健康、祛除呼吸道不適、減輕咳嗽和喉嚨痛,并對腹部脹氣、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長期飲用薄荷葉茶還有助于減肥。但因其具有辛散的特性,發汗耗氣,因此體虛多汗者應避免過量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薄荷不僅在食用上有多重用途,它還具備醫用價值。其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并可榨汁服用。除了作為調味劑或香料外,薄荷還能用于配酒、熬粥等烹飪過程中,展現出其獨特的風味與營養價值。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