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熬制又白又香的豬油?只需5步,新手也能成功!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3-25
每日健康美食分享:輕松自制純凈豬油
我一直以為熬制豬油是老一輩人的手藝,但親自嘗試后發現,其實比訂外賣還要簡單。上周我按照家鄉阿姨的方法制作了兩罐,廚房的香氣引得鄰居都來敲門詢問。而且關鍵是成本效益極高,花十塊錢在市場購買的豬板油,竟然能提煉出足夠使用三個月的量!

首先,挑選豬板油時要大膽選擇:“尋找那些像厚棉絮般雪白且肥厚的部分”,避免顏色發黃或暗淡的,因為它們可能來自年老的母豬,熬出來的油會帶有腥味。我這次購買的是粉紅色的豬板油,老板說是現宰的小豬板油,果然沒有異味。
切塊時也有技巧:不要切成大塊,那樣不易出油。我將它切成拇指粗細的條狀,并用冷水焯水時加入一些花椒。等水燒開后立刻關火,這樣既能去腥又能防止油質老化。撈出來后過涼水,你會感到它們像果凍一樣有彈性。
關鍵步驟是冷鍋冷油并添加半碗清水。這是我家傳的秘訣,通過水份蒸發的過程,豬板油會逐漸釋放油脂,熬出的油更潔白純凈。上次我偷懶沒加水直接煮,結果油渣變焦,油也發黃。保持中小火,聽到油在鍋中發出“滋啦”聲,輕輕推動即可,切勿過度攪拌。
觀察油渣的顏色變化是判斷何時關火的關鍵:當油渣縮小并變為淡金色時,迅速熄火。此時的油渣酥脆且不苦澀,撒上椒鹽可以作為美味零食。我曾因為熬過頭,油渣變成深黃色,導致整鍋油帶有苦味。
在熱油中過濾掉油渣,用紗布蓋住容器口倒油,確保將所有渣滓濾凈。重要的是,在油溫降至約60度(手感微熱)時,撒入少許鹽。這樣放置在陰涼處,即使存放半年也不會變質。上次我忘記加鹽,三個月后就產生了哈喇味。
現在炒青菜或拌面時加入一勺自制豬油,連蛋炒飯都變得香氣四溢!用油渣包餃子或者作為餡料更是美味至極,比純肉餡更香。記住,儲存豬油的容器最好選擇玻璃而非塑料,我曾試過使用奶茶瓶,結果發現瓶子被油燙得變形了...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