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美食博主的土灶臺:借鏡頭喚起鄉土滋味,傳承農耕文化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3-25
清晨五點,當皖南章村的炊煙還未開始繚繞,李子明已經帶著竹籃走向自家綠色盎然的菜園。這位畢業于浙江傳媒學院的年輕人,通過三年的努力,將他的美食頻道"明哥的土灶臺"打造成了網絡上的熱門品牌,讓那些藏于山間的農家菜肴成為了城市居民屏幕上的一道道‘電子鄉愁’。
在李子明的鏡頭下,每一幀都充滿了鄉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從沾著露珠的新鮮黃瓜到剛從泥塘挖出的藕節,再到自家磨制的柴火豆腐,他的拍攝沒有華麗的擺盤,卻真實呈現了食物最純粹的狀態。他堅持使用祖傳的鑄鐵鍋烹飪,火焰來源于后山撿來的松枝,連調味料也只選用當地農民自釀的醬油和曬干的紫蘇。
“很多人認為農家菜粗糙,其實它蘊含著精致。”李子明一邊演示如何腌制臭鱖魚,一邊分享家傳的獨特秘方。陶缸中鋪滿了六層香椿葉,他強調:“溫度必須控制在18到22度,每天翻動三次,這是黃山腳下最正宗的做法。”
這種看似慢節奏的直播形式卻觸動了都市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觀眾們不僅跟著他學習制作蒿子粑粑,還一同見證了母雞下蛋的過程。李子明推出的“時令食材盲盒”銷量驚人,每月超過2000份,這也帶動了周邊12戶村民成立合作社。今年春天,他們改造老宅推出“農耕體驗套餐”,讓這個一度冷清的村莊重新找回了30年前的熱鬧氣息。
村民們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改變。王嬸家的五間客房在四月全被預訂一空,她笑著說:“昨天還有上海的朋友專程來學做腌篤鮮。”村里廢棄的碾米房變成了美食工坊,90歲的葛大爺也重拾竹編技藝,編制的蒸籠成為了網紅禮品。

傍晚時分,章村炊煙裊裊,李子明正在調試他的新4K攝像機。曾經渴望遠離大山的他,現在通過抖音發起#尋找消失的土灶臺#挑戰,吸引了全國268位新農人共同參與。“土灶臺上烹飪的不僅僅是飯菜,更是被遺忘的生活智慧。”在他的笑容中,鄉村振興的新希望猶如爐火般熱烈跳動。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新農人的創新與堅持,他們用鏡頭和行動重新喚醒了鄉村生活的魅力,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