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非遺二十四節氣無錫現代農業博覽園內有二十四節氣各個節氣的三候石碑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3-07
#世界級非遺二十四節氣#無錫現代農業博覽園內,有二十四節氣各個節氣的三候石碑。二十四節氣歌”是我們小時候的順口溜。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表示季節變遷及指導農事的歷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它不僅對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而且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理念。它將天文、自然節律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錫現代農業博覽園位于錫山區安鎮鎮膠山村,錫東大道西側。農博園內有農業博覽展示區、生態康體康居區、農耕文化展示區和農業旅游觀光區四大景區組成。其匯聚了農產品的展示、農產品交易中心、研發基地、吳文化發源地的歷史展示,旅游休閑等五大功能。博覽園是現代農業的先導區、示范區。

進入博覽園內,主干道兩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個節氣的“三候石碑”格外引人注目。一年中各種自然現象都有規律,如“立春”的時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折農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雨水”的時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萌動……每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現象和活動。
其中,夏至時間在陽歷的每年6月21~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最長,且越往北越長。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這段時間溫度最高,是一年中炎熱的一部分,人們常說的暑期都是指這個時候。

每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活動,如“驚蟄”的時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春分”的時候,一候元鳥至,一一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這些文化活動都是在特定節氣進行的,有其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無錫現代農業博覽園是展示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先導區。它匯聚了眾多景觀,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的智慧和經驗,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