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美食:五味交織的鵝肉盛宴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3-07
臺山,這座中國第一僑鄉不僅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才資源聞名遐邇,更是美食的天堂。臺山的風景同樣迷人,無論是上川島、下川島的海島風情,還是保留著國內最壯觀、規模最大的騎樓群的臺城,都彰顯了其獨特的魅力。
在眾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中,“五味鵝”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深受當地人的喜愛,也成為了游客們必嘗的一道佳肴。這道菜屬于粵菜系,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制作工藝,在廣東乃至全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追溯到一百年前,臺山市汶村和海宴兩鎮開始流行家養黑棕鵝的習慣,由于自然環境優越、水質清澈、土壤肥沃,這里的鵝肉質量上乘。逢年過節時,家家戶戶宰鵝祈福的習俗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美食文化現象。
與精致細膩的經典粵菜相比,臺山菜略顯粗獷鄉野風格,但正是這種特點,使得食材本身的自然味道和氣息得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在做鵝的方法上,臺山人有多種選擇,包括南乳鵝、燜鵝(搭配腐竹)、五味鵝等,而其中,“五味鵝”的做法和口感都更為獨特。
“五味鵝”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其獨特的調味汁料——醋、醬油、冰糖、酸梅醬、咸梅按照特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五味汁。這種調制方法不僅賦予了鵝肉豐富的層次感,而且使得整道菜在酸甜甘辛咸中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制作“五味鵝”的過程并不復雜:選用臺山黑棕鵝(通常生長期約為75天,體重3-3.5公斤),將其與精心準備的香料和油進行煸炒,使鵝肉表面呈現出金黃色。接著將鵝放入鍋中煎至入味,并加入五味汁進行紅燒(廣東人稱之為“碌”)。經過約兩個半小時的慢火燉煮,直至汁液收干,鵝肉達到既香酥脆口又嫩滑多汁的狀態。
這道菜不僅在味道上給人帶來驚喜,而且其烹飪過程也體現了臺山人民對食材和工藝的獨特理解與傳承。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遠道而來的游客,品嘗“五味鵝”都是一次美食之旅的絕佳體驗,既滿足了味蕾的需求,也讓人們對臺山的飲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味鵝”不僅是臺山一道獨特的美食代表,更是當地文化和歷史的生動體現。無論是其獨特的制作工藝、豐富的味道層次還是背后的故事,都使得這道菜成為了一張展現臺山魅力的亮麗名片。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