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山東德州火車站:乘客沖出火車搶購特色扒雞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3-06
三十年前,在山東德州火車站,當火車剛剛停靠站臺時,人群便蜂擁而出。每個人手里緊緊抓著鈔票,急忙沖向站在月臺上售賣商品的小販,將錢丟下后迅速拿起一個包裹跑開,唯恐被人搶走。
回到座位上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打開手中的油紙包,發現里面是一只色澤光亮的扒雞。這就是后來聞名全國的德州特產——德州扒雞。在過去的三十年間,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這里上演。
德州扒雞的歷史悠久,但其名聲大噪則是由于一條鐵路帶來的機遇。
1912年,津浦鐵路(現稱京滬鐵路)和石德鐵路全線通車后,德州成為了重要的交通樞紐。由于德州附近沒有較大的車站,乘客在火車上度過數小時的時間變得不可避免。為了緩解長途旅行的枯燥乏味,旅客們開始尋找美味的食物來滿足自己的食欲。

當時有眼光的小販利用這個機會,在火車站臺售賣扒雞。自此之后,德州扒雞逐漸沿著津浦鐵路傳播到北京、天津、濟南、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
美食評論家唐魯孫曾回憶起他從上海前往天津的火車旅程中,特意在途經德州時購買了一只扒雞品嘗。他說:“這頓肥而不膩、皮薄肉嫩、脂油飽滿的美味讓我大為贊賞,在旅途中能夠享用如此豐盛的一餐真是令人愉悅。”
后來,那些售賣扒雞的小販們也開始采取更為主動的方式:他們會在脖子上掛著一個裝有新鮮扒雞的木盒子,在火車車廂內逐一叫賣。到了1990年代前后,一只扒雞的價格雖然達到了七八元人民幣,但仍然受到旅客們的熱烈追捧。
直到今天,德州扒雞依舊是鐵路乘客們的心頭好。

現在的德州扒雞大多使用的是白羽雞作為原材料。制作時會將整只雞全身涂上一層糖漿,并經過油炸、煮燉和悶制等步驟加工而成。湯料的選擇也非常講究,需要包括花椒、大料、桂皮、丁香在內的16種不同類型的香料。大火烹調后轉為小火慢燉約六到十個小時左右,直到雞肉變得酥軟易碎。
德州扒雞的口感和風味令人難以忘懷,你是否也想品嘗一下呢?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