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生活札記(三)—冰溝索橋奇遇記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fā)布時間:2025-02-15
大漠生活瑣記——冰溝索橋探險之旅
關鍵詞:河西走廊、玉門東鎮(zhèn)、清泉羊肉、鍋盔饃、嘉峪關、酒泉、張掖、自駕游、沙漠生活、冰溝索橋

金秋十月,最后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前往公司加班,中午在小鎮(zhèn)上品嘗了一碗羊肉湯和一份鍋盔饃。這羊肉湯以清泉羊為原料,是當地一道風味獨特的美食,其特色在于選用特定的灘羊品種,生長于獨特環(huán)境,采用獨到的加工工藝,富含藥膳滋補功效。午餐后,我在宿舍稍作休息,午后醒來,天氣晴朗,于是決定來一場即興的越野之旅,目的地是著名的冰溝索橋。
冰溝索橋被譽為網紅打卡地,西側連接嘉峪關,東側通往酒泉,跨過此橋便踏入張掖的地界。一橋橫跨三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橋下便是蜿蜒曲折的討賴河大峽谷,目測深度達五六十米,部分區(qū)域甚至可達數百米。冰溝索橋又被稱為“天生橋”,寓意著“上天賜予,天然而成的一座橋梁”。
駕駛著我的愛車“小虎”,我從玉門東鎮(zhèn)出發(fā),沿著S215省道疾馳,抵達通往酒鋼西溝礦的岔路口。右轉后是一條鋪滿柏油的路,兩旁是金黃的小葉楊和旱柳,金秋景色映襯得人心曠神怡。道路兩側的戈壁灘上布滿了太陽能發(fā)電廠,為這片荒涼的土地增添了生機。
雖然有人常說西北地區(qū)交通不便,但我并未有此感受。在戈壁灘上,只要有轍跡就有路可循。沿著柏油路行駛一段后,我遇到了一個三岔路口,左邊的非鋪裝路是通往冰溝索橋的唯一路徑。從遠處能看到一輛車尾翹起,猜測可能是陷入了困境。這是一段典型的“搓板路”,車速慢時手臂會因顛簸而發(fā)麻,但加速后情況會有所改善。
在行駛過程中,我遇到了一輛新捷途車頭栽進溝渠的情況。一家三口在車旁,母女倆顯得輕松,男子正在嘗試自救。他們面對困境時的淡定讓我深受觸動。盡管這位捷途車主的動手能力很強,但他的車因托底而無法通過千斤頂自救。

在等待過程中,捷途車主嘗試了幾次油門,但車輛依然動彈不得。我拿出兩個脫困板,建議使用它們。盡管新脫困板的防滑凸起已被磨平,但最終通過牽引繩的幫助,他的車還是成功脫困。雖然前保險杠略有損壞,但并不影響行車。
捷途車主對我表示感激,遞上一支煙表示感謝。我告訴他:“這只是舉手之勞,不必謝。相互幫助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他們幫我整理好救援裝備后,道別而去。看著他們的車漸行漸遠,我不禁感到一絲感動。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古人的話真是至理名言。
此時,“小虎”也似乎很開心,在這條“搓板路”上舞動起來,我們繼續(xù)向著冰溝索橋的方向前進。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