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特色民俗天水民俗風情與美食大全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1-23
臘月初八的“迷心飯”:用各色雜糧蒸煮而成的米飯或稀飯,寓意著吃了它就能“迷住心”,拋卻其他雜念,一心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
臘月二十三的烙灶餅:烙灶餅一般為十二張,寓意著一年十二月,若新年是閏年就烙十三張,以此來祭祀灶神,祈求來年平安順遂。
正月初一的“搶快”:孩子們會起得很早,三五成群地走東家串西家,嘴里喊著“快!快!”,寓意著來年風調雨順,家庭興旺。
正月初五的“送五窮”:人們會揭開床墊,用笤帚掃塵土,寓意著送走窮神,迎來富裕和好運。
正月初九的“上九朝觀”:天水人會前往玉泉觀“朝觀”,這是天水新年宗教文化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習俗。
正月十六的“紅紙人灸病”:人們會在伏羲廟進行“紅紙人灸病”的傳統活動,以此來祈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天水的傳統節日和活動:
伏羲廟會: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天水伏羲廟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紀念人文始祖伏羲。
天水浴佛節: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天水地區舉行盛大的浴佛節,人們會前往各大寺廟進行浴佛儀式。
天水社火:春節期間,天水城鄉都會舉行盛大的社火表演,包括舞龍、舞獅、跑旱船等多種形式。
天水的美食文化:
天水呱呱:以蕎麥淀粉為主要原料,口感香辣綿軟,被譽為“秦州第一美食”。
天水漿水面:以漿水作湯,搭配酸菜、韭菜等食材,作品栩栩如生,反映了當地農耕文化和民俗風情。
麥積泥塑是天水麥積區獨特的民間藝術,以手工制作的泥塑作品為主,作品栩栩如生,反映了當地農耕文化和民俗風情。
調琴:調琴是天水的傳統民間彈撥樂器,具有悠揚的音色和獨特的演奏技巧,常用于慶典、祭祀等場合。
花鼓:花鼓是天水的民間打擊樂器,以單面鼓和小木板為主要樂器,常用于婚嫁、慶典等節日活動中,既能伴奏歌舞,又能展示節奏和技巧。
秦安蠟花舞:秦安蠟花舞多在夜間進行演出,舞者們手持花燈,在夜色中翩翩起舞,舞姿優美,配合著婉轉的伴唱,仿佛將人們帶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
麥積泥塑是天水麥積區獨特的民間藝術,以手工制作的泥塑作品為主,作品栩栩如生,反映了當地農耕文化和民俗風情。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