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赴德參展,科隆的寒意似家鄉冬日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1-21
2015年的冬天,我首次踏上了德國的土地,參加了一場在科隆舉行的食品展覽。那里的寒冷氣候與我的故鄉相仿,作為北方人,這讓我感到頗為適應。當年十月的一個清晨,我從上海啟程,經歷了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終于抵達了法蘭克福機場。落地后的第一站便是拜訪一位大學時期的同學——她在我離開中國后不久便嫁給了一個35歲的德國青年,并搬進了丈夫家族三代人居住的老宅。
老同學的新家布置雖然簡單卻顯得溫馨舒適,回憶起我們共同度過的校園時光,仿佛一切就在昨天。我們在異國他鄉的壁爐旁暢談著各自的成長與變化。她的人生轉變看似細微,實則深刻:從一個懷揣夢想的女孩成長為家庭中溫柔的母親,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也讓她的眼神里多了一份成熟和智慧的光輝。盡管生活充滿挑戰,但她依然感到平靜與滿足。
帶著這份感慨,我開始了科隆之行。科隆大教堂宏偉壯觀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我。那些古老建筑仿佛歷史的見證者,訴說著歐洲古城的故事。展覽會上品嘗到的各種美食也讓我對德國這個國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傳統的香腸和啤酒,那種原汁原味的味道讓人印象深刻,體現了德國民眾對于傳統堅守的態度。
說到傳統,它不僅是一種味覺上的體驗,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在德國,我親眼見證了他們如何尊重歷史,并努力維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無論是建筑、藝術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態度,他們都以一種嚴謹而認真的方式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一代代傳遞下去。這種對文化的敬畏之情讓我對自己的身份和根源有了更深的思考。
雖然只是短暫地停留于此,但我深刻體會到了德國人對待生活的認真與穩重。在街頭巷尾,人們友好禮貌、井然有序的社會氛圍也給了我很多啟示:在一個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如何保留并發揚自己的文化精髓?又該如何讓每個人在忙碌和變化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與歸屬感呢?
回國后,我時常會想起那一次的旅行經歷。不僅是對德國的印象,更是對自己人生旅途中的反思。步入中年這一階段往往意味著人生的轉折點,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回望過去,我們不僅能看到自己成長的道路,也能展望未來的方向。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這個人生的重要階段呢?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請分享你們關于中年的思考、過去的歲月以及對未來的規劃。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