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夏天,我便開始想念米茶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fā)布時間:2025-01-08
每當(dāng)夏日來臨,我總會對家鄉(xiāng)的米茶心生向往。
米茶是家鄉(xiāng)獨具特色的小吃之一,和蟠龍菜一樣,只有鐘祥人才能真正品味其中的美味。外地人對蟠龍菜的印象往往是名不符實,對于米茶,他們更是難以理解,普遍認(rèn)為它太過刺激。
然而,無論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的鐘祥人,五月至九月這段時間里,家中餐桌上必定會涼著一大兩小瓦盆的米茶。當(dāng)你汗流浹背地走進家門,主人很可能會舀一碗米茶水給你,讓你消暑解渴。
米茶的制作過程十分簡單:首先將米炒至金黃色,攤開散熱,淘洗兩次后放入沸水中煮三五分鐘,待米粒開花即可關(guān)火,倒入瓦盆中冷卻。
在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就經(jīng)常在灶臺后面炒米茶,因此也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一是要用微火,最好是用新收割的麥桿或油菜秸桿,因為火力過猛會使米外焦里生。二是炒好后要迅速攤開,否則余熱會使得中間部分的米變糊。三是淘洗炒米要用溫水,溫度較高的炒米突然遇冷易夾生。
剛煮好的米茶香氣撲鼻,尤其是那蒸騰的熱氣落在臉上時,讓人忍不住閉上眼睛,深深地吸幾口。
盡管如此,我們很少喝熱米茶。通常情況下,我們會一次性煮一天的量,當(dāng)頭一天剩下的米茶一瓦盆時,就趕緊再煮兩盆涼著。放學(xué)回家或是父母從田間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勺子,舀一碗米茶水喝,既能解渴又能消暑。
我們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米茶。想象一下,在炎熱的夏日,將餐桌擺放在樹蔭下,搭配幾碟涼拌黃瓜、鹽漬辣椒或是腌蒜苗等小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涼米茶,閑聊幾句,這是多么清涼的時光??!
然而,米茶的缺點是只能滿足口腹之欲,卻不能填飽肚子。在插秧割谷等繁忙的季節(jié),飯桌旁總會出現(xiàn)一個小竹籃,里面裝著油條或饅頭,尤其是韭菜雞蛋餡的包子最為美味。有一年回家探親,恰好趕上插秧季節(jié),我一口氣喝了兩大碗米茶,外加四個拳頭大小的包子,母親看著我目瞪口呆,笑罵道:這孩子,沒吃過比這更好吃的東西啊?
雖然我沒嘗過滿漢全席,但鮑魚、龍蝦、大閘蟹、烤全羊等美食都品嘗過,卻覺得它們并不比涼米茶加韭菜雞蛋餡的包子美味。
因此,離家十多年來,每年夏天我都會煮幾次米茶,但總是找不到從前的感覺。起初我以為是因為米的緣故,后來用了母親托人捎來的米,發(fā)現(xiàn)還是不對味。
打電話問母親,她說是水的原因?
或許吧!記得小時候煮米茶的水,都是父親推著板車,用水箱從一公里外的漢江運回的。他堅信,無論是炒米茶還是做千張豆腐,井水和池塘的水都不適合用,必須使用漢江的活水。
于是,我又開始懷念那漢江的水了。
(責(zé)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