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清透村炸粿文化:閩南美食的記憶與傳承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4-10-25
承載閩南美食記憶:探秘清透村的炸粿文化
在一次富有意義的探索活動中,我們隨同市地方志學會洪會長一同走訪了東石鎮的清透村,拜訪了張文達師傅,他是清透村張氏第六代炸粿制作技藝的傳承人。這次行程的目的是為了挖掘并記錄下閩南炸粿的歷史淵源,以及這一傳統美食的制作工藝,希望借此為鄉村記憶的保存與傳統文化的振興做出貢獻。
在閩南農村,炸粿不僅是喜慶宴席上的常客,它更像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人們看到炸粿,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喜事將近或正在進行,這是閩南地區深入人心的傳統認知。為了追尋炸粿的歷史脈絡,我們與張師傅展開了深入的交談。
據張師傅介紹,炸粿作為一道傳統美食,在閩南地區至少有數百年的歷史。最初,每逢佳節和慶典,家家戶戶都會制作炸粿以示慶祝。然而,真正將炸粿提升到文化和地方名產高度的,卻是東石鎮的張氏家族。他們通過勤勞與智慧,不斷改良配料比例,調整油溫和烹飪時間,最終創造出獨特的炸粿配方和純手工制作工藝。
張師傅表示,從他的祖先在柯村開創炸粿制作技藝至今,已經歷經250多年。他分享了炸粿的詳細制作過程,從選材、磨粉、調制到油炸,每一步都充滿匠心獨運。在座談會結束后,張師傅和他的女兒親自為我們演示了炸粿的制作過程,我們一邊觀察,一邊嘗試,最后品嘗到了新鮮出爐的炸粿。
張氏炸粿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我們的贊譽。色澤金黃,熱吃酥脆,冷食不膩,甜度適中,口感細膩而不粘牙。在主人的熱情款待下,我們紛紛品嘗,我更是連吃了四個仍意猶未盡。張氏炸粿的美味確實名副其實,它不僅承載了閩南人的味覺記憶,也是鄉村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