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二環路北三段,拐進這條不起眼的街巷~紅花北路,探索紅花夜市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4-09-19
從成都市區中心,沿著一條不太顯眼的小徑—紅花北路,我們悄然揭開了一段美食探索之旅。當黃昏漸漸降臨,食客們開始漫步尋找他們的心頭之愛。令人驚訝的是,“饅頭好”這家看似普通的面點鋪,竟然成為了排隊等待的熱門之地,即使夜幕低垂,顧客依然絡繹不絕。
在紅花北路的璀璨星光下,“毛記和意”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簡單的四方桌旁,一盆熱氣騰騰的冒菜,搭配一碗飽滿的老米飯,食客們大快朵頤,盡享美食帶來的滿足感。然而,這里的供應有限,一般過了晚上8、9點,所有的美味便會售罄,等待著次日新一天的開始。
毛傳貴,一個重慶嘉陵江邊的孩子,在80年代移居成都并嘗試創業。在遭遇挫折后,他回想起兒時外婆烹制的冒菜香氣四溢,那難以忘懷的味道激發了他的靈感。經過6年的潛心研究,他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以營養科學為指導,創造出了一種獨特風味的大眾美食——毛記冒菜。“和”象征著待人處世的和諧,“意”代表顧客對味道的滿意,這就是“毛記和意”的由來。
這條街巷中,小火鍋店星羅棋布,它們滿足了那些獨自用餐或二人世界的食客需求。雖然鍋具尺寸減小,但美味不打折扣。盡管冒著可能上火的風險,我還是選擇了一家品嘗,果然口感絕佳,然而第二天喉嚨的不適證明了“火氣”來得也快。
紅花北路上的“溫嶺人家”海鮮酒樓,自開業以來已逾17年,時光荏苒,當年青春動人的老板娘如今更添幾分韻味。這里的招牌菜如酸辣魷魚、白灼竹節蝦、紅燒豆腐魚和姜蔥炒梭子蟹等,憑借其美味與高性價比贏得了食客的熱烈追捧。
夜晚降臨,紅花北路的餐館燈火通明,熱鬧非凡,而附近的駟馬橋小學則靜靜地保持著自己的寧靜。橋的名字源自司馬相如的名言:“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盡管他滿心壯志奔赴仕途,卻未料到這句話將使駟馬橋流傳千年。
來到成都北門,若未在紅花夜市一飽口福,實乃一大遺憾。
(責任編輯:佚名)